五百二十七回:書信表明惡魔心(1 / 2)

於是,紫衣女俠就趕快找個地方落下身來,便拿出書信,但見信封上寫道:

剿賊大元帥柳升親啟

下角一行字寫道:背離山魔道帥主項醜女拜上。

見此,紫衣女俠將嘴一瞥,哼了一聲,忙折開書信,但見書信上麵黑衣魔女寫道:

武林魔道帥主項醜女拜上膠東剿賊大元帥柳升大元帥,祝柳升大元帥此番膠東剿賊馬到成功。

魔道第一代帥主項醜女,自統領魔道以來,誌欲統一武林,而決無與朝廷為敵之心,並願為朝廷效犬馬之勞。

今元帥率天兵鎮壓唐賽兒反賊來到山東,平膠東四海之亂,堪稱千古蓋世之奇功一件。元帥之名將與情史同在,必流芳百世,永傳千古。就與唐朝的薛仁貴征東一樣,必可為朝廷成就千秋功業,朝廷與社稷必會永遠記住元帥的芳名。

本帥主項醜女,魔道第一代帥主,今特回元帥書信馬文裏宇文成二位官差各一封。隻因,當今膠東,世道混亂,反賊四起,江湖武林蠢蠢欲動。對元帥天兵,盡有敵意。對本帥主魔道,尤為關注,不時有武林各類角色,出沒於背離山周圍,令背離山魔道進易出難。故此,本帥主不得不為二位官差安全保險考慮,故此兵分兩路,不定時候,分別趁黑夜出背離山而西行,分二路往青州回見元帥,望元帥莫見怪。

本帥主聞元帥自統領天兵來到山東以來,大敗唐賽兒反賊於青州,令唐賽兒反賊敗走東離,元帥之功勳堪稱蓋世。怎奈山東賊寇四處猖獗,非元帥初來乍到所能了解。元帥舉兵大舉東進,所過賊巢不留一賊,令本帥主素感元帥之威嚴。

山東自古響馬猖獗,元帥可知道嗎?自隋唐以來,山東就以響馬猖獗而聞名於世,一直延續到今,無不如此。故元帥所過之處,殺之勿留欲根除響馬,令人對元帥雄才大略深感欽佩。

魔道與本帥主,正與元帥深知了解的那樣,魔道本帥主確實有統一武林之誌。然,本帥主並無與朝廷為敵與官兵為敵之任何舉動和異心。而是欲幫助朝廷,共同與官兵達成共識,為了山東一方水土之安寧,欲根除與朝廷為敵的所有響馬和武林賊患,因此,本帥主素有平定統一武林之誌之決心。

今聞元帥雄才大略,明辨是非曲直,敵我分明,不將魔道納為反賊之列,而別以對待,欲給魔道為朝廷下犬馬之勞的機會,和與官兵聯合共同掃除山東賊患的機會,並指點迷津於魔道,本帥主與魔道四十二堂無不感激涕零。感謝元帥天恩,感謝元帥指點魔道從此走向光明康莊大道。從今往後,本帥主,將與魔道一起,必會與元帥一起,同心協力,為元帥為朝廷掃清一切阻礙元帥剿滅山東反賊的一切武林障礙,為元帥的天兵在前麵開路,掃出一條平坦的道路來。故此,元帥之功勳,不但功在朝廷,也功在魔道。令魔道萬代千世,必永遠不會忘記元帥之芳名。元帥之芳名,必會永遠與魔道一起共同永存萬世千秋。

眼下,唐賽兒反賊雖然在青州被元帥天兵打的大敗,但餘下殘部餘黨東竄之際,村村落落無不見反賊痕跡,武林之中也無不受反賊鼓動,都對官兵敵意重重。前者有雲山派掌門飛雲掌門,欲鼓動武林黨羽作亂,造出八仙村落殺官兵之事,所謂八仙,何為八仙?分明就是八個受了飛雲掌門鼓動的人。故此,本帥主,鼓動江湖四大猛獸,共同的血洗了對元帥之天兵危害極大的渾天山,雲山,法華山,鳴嶧山,罩山,峰山,岐山,這是向元帥向朝廷表示永不作對永不為敵的第一行動與證據,希望元帥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