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陝西三個中等城市的競爭力初探(1 / 3)

熱點聚焦

作者:張誌懷

摘要:近幾年,陝西的寶雞、成陽、延安三市在經濟總量上你追我趕,已經處於陝西經濟發展水平的第二梯隊。文章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城市競爭力解釋性指標體係為基礎,分別從綜合競爭力、綜合增長競爭力、經濟規模競爭力、經濟效率競爭力、發展成本競爭力、產業層次競爭力、生活質量競爭力這7個2009年的指標方麵(2010年的指標暫未公布)對這三個城市進行橫向比較,找出各自的優缺點,並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城市競爭力;競爭力指數;經濟效率競爭力;產業層次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1)12-0001-04

城市競爭力指一個城市在一定區域範圍內集散資源、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是城市經濟、社會、科技、環境等綜合發展能力的集中體現。它是在社會、經濟結構、價值觀念、文化、製度政策等多個因素綜合作用下創造和維持的,是城市為其自身發展在區域內進行資源優化配置的能力。

一、城市競爭力指標

城市競爭力是一個比較概念,可以從硬件競爭力和軟件競爭力兩方麵來驗證一個城市競爭力的強弱。可用函數表達:

城市競爭力=F(硬件競爭力,軟件競爭力)

硬件競爭力=基礎設施力+環境競爭力+綜合區位競爭力+人才競爭力+資本競爭力+科技競爭力+結構競爭力

軟件競爭力=文化競爭力+製定競爭力+政府管理競爭力+企業管理競爭力+開放競爭力

這些硬件競爭力、軟件競爭力的性質特點不同,作用方式不同,所處的位置不同,用力的方位大小不同,對一個城市的競爭力貢獻就不同。上述這些要素雖然作用不等,但都不可或缺,它們的數量、質量狀況直接影響城市競爭力狀況,任何一個要素出現問題,形成薄弱環節,都會影響城市價值收益的形成。

測量城市競爭力的指標很多,有的專家主張采用單一指標,即隻用一個指標來衡量城市競爭力,如用發展成本或者生產效率。有的專家主張采用多種指標綜合來測量。中國社會科學院倪鵬飛博士認為,城市競爭力的測量應該是一套指標體係,即城市綜合競爭力F(增長、規模、效率、結構、質量),對函數的五個方麵,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運用客觀數據,對中國的地級以上的城市進行計量,以取得客觀、權威的城市發展績效數據。本文就以倪鵬飛的多指標體係為基礎,並結合城市發展的實際,來作以比較分析。

二、寶雞、鹹陽、延安三城市競爭力指標分析(2009年數據)

2010年寶雞市全年實現地方生產總值976.1億元,增長14.4%;財政總收入達到106.3億元,增長2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8.8億元,增長28.7%。在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下,我市克服2008年地震及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經濟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自從1990年鹹陽的經濟總量首次超過寶雞,寶雞的經濟總量與鹹陽的差距在逐步拉大。所以,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更要看到發展形勢的嚴峻性,這三個城市這幾年經常你追我趕,尤其是寶雞和延安競爭更激烈,2007、2008年延安GDP超過寶雞,而2009、2010年寶雞又超過了延安。筆者認為,目前在省內寶雞隻能與延安和鹹陽相比,和其他城市可比性不大。

所以,隻有把它們三個放在一起比較,才能發現各自在省內的排名及發展水平,才能發現各自的優缺點,以利於互相促進,長遠和科學發展。

(一)綜合競爭力:整體水平落後

2009年度陝西城市競爭力報告的城市中,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依次是:西安、鹹陽、寶雞、延安、榆林、漢中、銅川、渭南、安康和商洛。

城市綜合競爭力是一個綜合概念,是城市競爭力的顯性表示,指的是一個城市好多快省創造財富的能力。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先後,意味著城市在市場占有率、經濟增長率、綜合生產力等方麵表現的好壞。

2009年陝西城市平均綜合競爭力指數是0.369,排名全國第21位。有6個城市排名在全國200名之後,整體上城市競爭力很弱。整個陝西隻有西安一個城市在全國前100名之內,排在本省第2、3、4名的鹹陽、寶雞和延安在全國的排名屬於B級,即在全國294個地級市中位於100~200名之間。

除省會西安屬於特大城市外,鹹陽和寶雞都是大城市,這兩個城市的共同特征是:曆史悠久、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工業基礎較好,但還處於工業化的初級階段,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革命聖地延安還是中等城市,在綜合排名上和寶雞、鹹陽還有較大差距。通過和2008年的排名相比可以看出,寶雞和鹹陽兩市的綜合競爭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寶雞下滑幅度較大,排名下降了2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