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嘉大怒,玉荷震驚,到底是誰這麼狠,為了把劉元嘉搞臭,這麼不辭手段。
聽了那兩個衙役的說辭,劉元嘉讓人把他們關了起來,一臉陰沉的拉著玉荷回府了。
幾天之後,瘟疫得以控製,一些痊愈的災民紛紛返鄉,春蘭帶著杏兒去了劉元嘉當時留下的住址找兩個人,說是報恩,甘願為奴。
劉元嘉本不願要兩個人,但是想到玉荷身邊並沒有近身侍候的人,就讓人留下了她們,給她們講明白是要她們侍候玉荷,她們也是千恩萬謝。
別看春蘭隻是個婦人,但是這點子眼光還是有的,雖然玉荷現在還隻是個小丫頭,沒準以後有大造化,不然為何眼前這位公子如此疼惜她,還專門訓練奴婢來照顧她。
她和她家杏兒雖說這樣一來就由良民成了人家的奴婢,但是俗話說的好,宰相門前那個什麼看門的還七品官呢,就算自己做了奴婢,那麵子也還是有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自己要的也不是,做那勞什子官,隻要能填飽肚子,把杏兒嫁個好人家就成。
當然這也不是說杏兒就得嫁像公子那樣的人,春蘭知道自家杏兒還攀不上這樣的富貴人家,但是這樣也總比返鄉的好啊,春蘭越想越歡喜,自己雖說成了人家奴婢,但是以後吃穿肯定不愁了,現在返鄉的災民,什麼都沒有了,又得重新開始種地。
雖說皇帝聖明,聖旨上說減稅,但是又有哪個官員去聽了,哪個不是終飽死囊。
春蘭這樣想著,高高興興的帶著杏兒去了玉荷的屋子裏。
“元嘉哥哥,讓你們來伺候我?”玉荷看著眼前的春蘭和杏兒問。
春蘭:“是的,小姐,那位公子是這樣說的”。
杏兒雖說知道是眼前這位女孩救了自己,但還是很靦腆的紅了臉,沒開口,低下了頭。
玉荷不習慣別人伺候,但是又不好拒絕劉元嘉的好意,也就收下不提。
且說沒過幾日,繼賑災之後,皇帝的第二道聖旨又到了。聖旨上說念六皇子賑災有功,因此以前犯的錯功過相抵,不獎不罰,令六皇子同四皇子即日回京。
劉元嘉此時是很不想回京城那個是非之地,但是聖旨已經下達,那就不得不回去了,而且自己的事情還沒處理好,我在明,敵在暗,這樣很可能會給身邊的親近之人帶來傷害。因此也就準備著要回去。
~~~
秀娘和蘇向南自從知道了劉元嘉的真實身份後,那種天生的畏懼皇權的性格就出來了,刻意的試圖去遠離他。
並且博文博武如果以後想要走仕途,那就不能與任何皇子有過分親密的關係。所以也就不讓博文博武他們摻和劉元嘉的事。
雖說他們還想禁止玉荷去關心劉元嘉,但是玉荷確是個有主見的人,秀娘和蘇向南也管不了。
玉荷認為官員不能與皇子過分親密,那純屬做夢,試問京城裏哪個皇子不是娶大臣的女兒做妃子。就算是七拐八拐還都要扯上姻親的關係呢,更何況自家這也就隻能算是交個朋友而已,又有什麼關係,完全沒必要刻意的去回避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