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質子”運載火箭又“栽”了(1 / 3)

“質子”運載火箭又“栽”了

軍事

作者:諸葛言

2014年5月16日,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在發射俄羅斯“快訊-AM4R”通信衛星時,由於火箭第三級出現故障,結果造成“箭毀星亡”,其中部分火箭殘骸落入我國黑龍江省。俄羅斯已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事故原因,預計將於6月中旬前得出最終結論。

事故連連

近些年,俄羅斯每年都出現火箭發射失敗的事故。這不僅給俄羅斯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使俄羅斯航天工業的信譽遭受重創,嚴重影響了俄羅斯航天大國的地位。

2013年7月2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發射3顆GLONASS-M導航衛星時,由於火箭升空17秒後,第一級發動機出現故障意外關閉,結果導致攜帶衛星的火箭墜落在距發射台約2.5千米的發射場附近。其失敗原因是火箭上的角速度傳感器安裝不正確,導致偏航軸失去穩定,進而墜落並爆炸。2013年10月1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解除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聯邦航天局局長職務,同時任命國防部副部長奧列格·奧斯塔片科接任航天局局長,這一人事任免命令除與發射事故多有關外,也與俄羅斯航天機構改革相關。

2012年8月6日,俄羅斯用“質子-M”/“微風-M”上麵級火箭發射俄羅斯“快訊-MD2”和“印尼電信-3”通信衛星時失敗,失敗原因是由於火箭“微風-M”上麵級推進器燃料輸送故障所致。同年8月15日,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總經理弗拉基米爾·涅斯捷羅夫因此辭職。

2011年是俄羅斯運載火箭近年發射失敗最多的一年。2月1日,俄羅斯用“隆聲”號火箭發射“地球-IK-2”軍民兩用測量衛星時失敗,失敗原因是火箭的控製係統失靈。8月18日,俄羅斯用“質子-M”/“微風-M”上麵級火箭發射“快訊-AM4”新型通信衛星時失敗,失敗原因是火箭的上麵級控製係統程序編寫出現錯誤。8月24日,俄羅斯用“聯盟-U”火箭發射“進步M-12M”貨運飛船時失敗,飛船殘骸墜落在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境內,失敗原因是火箭燃氣輸送管路堵塞所致,這是該型號火箭在30年發射史上第一次出現失敗。12月23日,俄羅斯用“聯盟-2.1b”火箭發射“子午線-5”軍民兩用通信衛星時失敗,未能將該衛星送入環繞地球的預定軌道,隨後衛星在秋明州托博爾斯克市附近墜毀,失敗原因是火箭第三級發動機發生故障。

2010年12月5日,俄羅斯用“質子-M”火箭發射3顆GLONASS-M導航衛星時失敗,使3顆GLONASS-M導航衛星全部葬身於太平洋中,失敗原因是加注的燃料比正常的多出了1.5噸,造成火箭質量過大,使火箭偏離軌道。為此,俄羅斯航天局副局長列米舍夫斯基被解職,時任俄航天局局長佩爾米諾夫也受到處分,隨後也被調離了局長崗位。

“質子”老矣

在上述發射失敗中,次數最多、損失最重的是“質子”係列運載火箭,因為這種火箭是目前俄羅斯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國內外商業衛星。

“質子”係列運載火箭是前蘇聯時代研製的第一種非導彈衍生的、專為航天任務設計的大型運載器,由位於莫斯科的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研究與生產中心打造,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使用了,後經不斷改進一直用到今天。它包括二級型、三級型(“質子-K”、“質子-M”)、四級型(“質子-K/D”係列上麵級、“質子-K”/“微風-M”上麵級和“質子-M”/“微風-M”上麵級),但都采用常規推進劑,即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碳。目前用得最多的是“質子-M”、“質子-M”/“微風-M”上麵級兩種火箭,前者用於發射GLONASS-M導航衛星,後者用於發射國內外商業通信衛星,發射費用為1~1.1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