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現當代世界的多元化
二戰結束後,國際關係與國際格局開始了新一輪的調整變化,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發達國家希望維護自己在世界的地位,並千方百計地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發展中國家整體性興起,顯現出後來者居上的勢頭,這使得世界的格局呈現多極化發展。
二戰以後,科學和生產力發展突飛猛進,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高技術戰略成為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科技的進步帶動了通信、交通等技術的進步,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國際間的文化合作也越來越頻繁。在這種背景下,綜合國力成為一個國家實力的標誌。
開國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就在這個時刻,中國人民迎來了新的天地。
這天的早些時候,毛澤東主持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人員全體出席會議,宣布就職,然後集體出發,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前往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此時,參加開國大典的30萬軍民早已齊聚天安門廣場,翹首等待著偉大曆史時刻的到來。
下午3點,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在群眾的熱情歡呼聲中,毛澤東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隨即,毛主席向全世界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
接著,盛大的閱兵式開始,朱德總司令站在草綠色無頂棚的汽車上檢閱陸海空三軍。
隨後,在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受閱部隊的步兵、騎兵、坦克、大炮、汽車等列成方陣,邁著威武雄壯的步伐,由東向西分列式通過天安門廣場。與此同時,剛剛組建的人民解放軍空軍14架戰鬥機、轟炸機淩空掠過天安門廣場。
閱兵式持續近3個小時,天色暗下來了,長安街華燈齊放,節日的首都沉浸在幸福、喜悅和歡欣鼓舞中。這一天,在全國已經解放的各大城市,都舉行了隆重熱烈的慶祝活動。
新中國的成立影響深遠。建立之初,蘇聯及歐亞十幾個人民民主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中國在堅持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原則下,積極改善、發展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尤其是鄰近的民族獨立國家的關係,使中國對外關係取得突破性進展。到1951年,新中國同印度等4個亞洲民族獨立國家及瑞典等4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建立了外交關係。
山姆大叔。
在美國的報紙雜誌與文學作品中經常看到“山姆大叔”這個名字和山姆大叔生動的形象,他是一個高個子、白頭發、下巴上留有一撮小胡子的小老頭,身上穿著深藍色的外套,頭上戴著點綴有星星圖案的高帽子,精神矍鑠,非常可愛。不同的畫家筆下所表現出的山姆大叔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凶狠可憎,而有的則和藹可親。
山姆大叔是美國的象征之一,就像自由女神像一樣為世人所熟知。
“山姆大叔”的綽號產生於1812年,當時紐約城中有一位肉類食品商,他誠實能幹,在當地很有威信,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山姆大叔”。當時正值英美戰爭期間,他擔任紐約州和新澤西州的軍需用品檢驗員,負責在牛肉桶和酒桶上蓋戳。
一次,紐約市長帶人前往山姆大叔工作的地方參觀,看到所有的桶子上都印有“E.A-U.S”的標記,當時一個工人開玩笑說,“E.A”是軍需用品承包商的名字,而“U.S”不僅是美國的縮寫,而且是山姆大叔名稱的縮寫。這件趣事傳開之後,山姆大叔聲名大噪,政治漫畫裏也出現了一個叫“山姆大叔”的人物,漸漸的,山姆大叔成了受美國人廣泛歡迎的象征。
用“山姆大叔”代表美國還有另外一層寓意,那就是美國人將吃苦耐勞、誠實可靠以及愛國主義精神作為美國民族的驕傲和共有的品質。從此之後,這個綽號不脛而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曾經出現過“山姆大叔”號召青年人踴躍參軍的宣傳畫。1916年,經過美國國會的討論,“山姆大叔”正式成為美國民族的象征。
自由女神像。
聞名世界的自由女神像,被譽為是美國的象征,它高高地聳立在紐約港口的自由島上,象征著美國人民爭取自由的崇高理想。
這件傑作的作者是一位名叫巴托爾迪的藝術家,1865年,他在別人的提議下塑造了這座象征自由的塑像。1876年由法國人民捐款鑄造完成,是法國政府送給美國政府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阿波羅登月計劃。
1969年7月21日2點50分,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他小心翼翼地離開飛船的內艙,站立在月球的表麵上,慢慢地邁出一步,再邁出一步,盡量使自己的身體放輕鬆,當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行走時,地球上大概有5億人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了實況直播。
隨後,另兩位宇航員奧爾德林和邁克爾·科林斯也出現在舷梯上,慢慢地走了下來。他們3個人一起在月球上漫步甚至跑步,因為月球的引力隻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他們雖然背負重荷,但依然能夠走得飛快。後來阿姆斯特朗回憶說:“月球表麵看上去像很細、很細的顆粒,很像麵粉,我可以用腳尖輕鬆地踢這些細粒。我可以在細粒上看到我的腳印,漫步沒有困難。”
電視機前的觀眾跟隨他們第一次看到了月球的真正樣子。在那片起伏不平的土地上,3位宇航員以跳躍的方式在上麵采集岩石和土壤的樣本,準備帶回地球進行化驗,然後將一麵美國國旗和一些科學儀器留在了月球,還有一句對全宇宙的友好問候:“公元1969年7月,地球人首次登上月球,我們來自和平的地球。”
在3位宇航員重新返回艙中,要重回地球懷抱的時候,這片沒有空氣、沒有生命、單調死寂的土地會永遠留在他們的記憶裏。這是一次偉大的事件,阿姆斯特朗說:“雖然這對我個人來說隻是一小步,但是對全人類來說卻是一大步。”
1969年7月16日,這是一個值得永載史冊的日子,在億萬人的關注中,3位英雄登上了月球,這代表了人類探索宇宙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位宇航員,1969年,他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載人登月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踏上了月球,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人物。
在成為宇航員之前,阿姆斯特朗曾作為飛行員服役於美國海軍,參加過朝鮮戰爭。此後,他還擔任過美國國家航空谘詢委員會高速飛行器的測試飛行員,曾經執行過不少於900架次的飛行器試飛任務。
水門事件。
提起尼克鬆,人們首先會想到他是第一個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接下來可能便是家喻戶曉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水門事件是美國曆史上極不光彩的政治醜聞之一,它讓尼克鬆“聲名在外”。1972 年11 月,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鬆獲得總統連任,但1974年8月8日,尼克鬆宣布辭職,原因就是“水門事件”。
在1972年的總統大選中,為了取得民主黨內部競選策略的情報,1972年6月18日淩晨2點半,以美國共和黨尼克鬆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詹姆斯·麥科德為首的5人闖入了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當場被捕。事件被揭發後,尼克鬆否認他曾參與這起事件,並在11月的大選中以少有的壓倒性優勢擊敗了民主黨候選人麥戈文,獲得連任。
幾天之後,《華盛頓郵報》頭版以醒目標題爆出新聞:“白宮顧問與水門竊賊有染。”在窮追不舍的報道下,法院決定重審“水門竊聽案”。為了挽回局麵,尼克鬆再次發表聲明,表示事先不知道水門事件,事後也沒有任何阻撓調查的行為,並為竊聽活動辯護,說這些都是為了國家安全,是合法的。在隨後對這一案件的深入調查中,尼克鬆政府裏的許多人被陸續揭發出來,並直接涉及尼克鬆本人。
1973年10月23日,美國眾議院決定由該院司法委員會負責調查、搜集尼克鬆的罪證,為彈劾尼克鬆做準備。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員會決定公布與彈劾尼克鬆有關的全部證據;7月底,司法委員會陸續通過了三項彈劾尼克鬆的條款;8月5日,尼克鬆交出了3盤錄音帶,有一盤錄音帶上清楚地記錄著水門事件發生後的第6天,尼克鬆指使他的助手,讓中央情報局阻撓聯邦調查局調查水門事件,這是尼克鬆掩蓋事實真相的鐵證。
麵對事實,1974年8月8日晚上,尼克鬆不得不向全國發表電視演說,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因醜聞而中途下台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