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脊骨小百科。

孩子的理想身高、體重與身體質量指數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身高和體重在不同的階段都會得到相應的發育,家長可以通過監測孩子這兩方麵是否處於正常指標範圍,來判斷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同時,除了身高和體重外,家長還應注意監測孩子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即用孩子體重的千克數除以身高公尺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值。它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如果孩子的這個指數高出相應的標準範圍上限,代表孩子出現肥胖,可能需要通過運動等方式來控製一下體重了;如果孩子的這個指數低於相應的標準範圍下限,代表孩子太瘦,可能需要加強營養了。

身體質量指數(BMI)的計算公式為:BMI=體重(千克)/身高2(公尺);其中,1公尺=10公分。

孩子體重與身高的標準測量方法

體重與身高是衡量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從這兩方麵還可以推測兒童的營養狀況。但是,這兩方麵的測量一定要采用科學標準的方法。

1.體重:指人體總重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兒童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內髒重量及其增長的綜合情況。對於新生兒,稱體重時要求選用嬰兒磅秤或特別的杠杆秤,最大載重為10千克;1個月至7歲所選用的磅秤(杠杆秤)最大載重為50千克。

測量前均應檢查磅秤的零點,讓被測兒童應脫去外衣、襪子與帽子,若不能隻剩襯衣、襯褲,則應扣除衣服的重量;年長的孩子還應排空小便,以保證測量準確。

具體測量方法:稱體重時,嬰兒可取臥位,1~3歲可取坐位,3歲以上可取站位,讓孩子兩手自然下垂。將砝碼、遊錘或秤錘放於與被測兒童年齡相當的體重附近,當孩子到秤上時,迅速調整遊錘至杠杆正中處,所示讀數記錄以千克為單位,至小數點後兩位。

2.身長(身高):3歲以內的嬰幼兒稱之為身長,3歲以後的兒童稱之為身高。它是正確估計孩子身體發育特征和評價生長速度時所不可缺少的依據之一。3歲以內的嬰幼兒,量臥位身長;3歲以上的兒童,量站立身高。

具體測量方法:3歲以內的嬰幼兒,將其脫去帽鞋襪,穿單衣仰臥於床底板中線上;將嬰幼兒頭扶正,頭頂接觸頭板,嬰幼兒麵向上;父母位於嬰幼兒右側,左手握住嬰幼兒雙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動足板使其接觸兩側足跟,然後讀刻度,記錄到0.l厘米。3歲以上的兒童,立正站於量尺前,頭部保持正直位置,兩眼直視正前方,腹部微後收,胸部稍挺起,兩臂自然下垂,手指並攏,腳跟靠攏,腳尖分開約60°;當底板與顱頂點接觸,同時觀察被測孩子姿勢是否正確,然後讀立柱上的數字,記錄到0.1厘米。

小兒牙齒的正常發育指標

孩子出牙是一種生理現象,個別小兒會有暫時睡眠不安、流口水、低燒、腹瀉及愛咬乳頭等現象。如果孩子乳牙出得晚,其牙質就會欠佳;如果孩子出牙順序紊亂,很可能是營養紊亂、佝僂病及骨發育不全等疾病的反映。因此,在孩子出牙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悉心觀察,如有問題要帶孩子及早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