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命運軌跡(1 / 2)

北冥元102年10月24日22點30分,PLX3415號開始換衣。他身高214cm,肌肉更是異常發達,盤虯臥龍般繞纏全身。

他的穿戴分四層,從內衣、緩衝服、防護服到鎧甲式外骨骼,全是特製的,連最便宜的內衣,一套都要480元。

這時候,假如有任何一位水娘在場,她一定會驚呼起來,因為這個PLX3415號,就是鐵雪人!

PLX3415穿戴完畢,除了雙臂,其他部位想挪動一下都困難,隻能由工作人員抬上電動車,送到官嘴口出發點。

十年前的一次中低強度地震,獨木橋峽穀出現多道裂縫。

起先,這些裂縫並不引人注目,但隨著十年來不斷的小地震,這些裂縫越來越大。

而且,地質學家很快發現,這些裂縫與龍靈江密切關聯,當龍靈江水位下降,裂縫隨之產生極強的吸吮力,大量吸入周邊的水和空氣。

而當龍靈江水位上升,裂縫則反之產生噴霧和噴泉。

許多年前,地質學界就流傳一個理論:龍靈江就如地表水的大動脈,而在地下,還有條不為人知的大靜脈。

在岩層深處,動靜大水脈的交彙,會造就一個 “大心髒”——超大容積的地下水穴。

獨木橋大峽穀的裂縫,間接證實了這個推論。虎嘯口就是最大的裂縫,並且是獨一無二的吸風口。

這幾年來,無論龍靈江水位如何變化,它都在不斷的吸氣。

東太的情報人員,在九月份發現,原生盟企圖從虎嘯口探索龍宮。於是平亂指揮部,精心布了一個局。

工兵從一公裏外,秘密挖掘了一條隧道,直通到承水台嶺懸崖上。

10月9日晚上,水盈盈準備進入虎嘯口之際,特戰兵爆開岩壁殺出,一舉擒獲盈盈和章魚怪。

不料爆炸聲,也引來剛剛重返地麵的利錐,由此開始連番激戰,由9日晚一直打到11日淩晨。

大戰之後,神尊殿的人,將虎嘯口入口通道,徹底炸毀。由此,東太更加斷定,利錐一定藏在虎嘯口下麵。

後來潛水隊發現,官嘴口下麵的水道,極有可能與虎嘯口相通。於是工兵在官嘴口附近,開鑿出一條通道,並安裝了升降機。

現在潛水隊要做的,就是從官嘴口進入,然後循著水道,悄悄摸進虎嘯口。

當然,說說容易,實施起來很難。首先在人選上,他們根本找不出一個,可以從容殺入對方基地之人。

最後,專家們想到的法子,就是人機結合,企圖借助技術優勢取勝。

所謂人機結合,就是穿上鎧甲式外骨骼。不過這個人選也不好找,整個係統,重達120公斤以上。

經過電腦篩選後,技術人員的目光,盯到鐵雪人身上。

在經曆七月的家破人亡之後,鐵雪人主動投奔東太公司,理所當然獲得接納,第一時間送入衛隊強化訓練中心。

而在CZR3857恢複運作後,他又被光榮地選為誌願者,用轉基因技術,對他進行升級。

穿戴完畢的鐵雪人,被裝入探險漂流艙。這個設備,從西大陸的大意誌國訂造,可以承受20噸的水壓。

23點50分,吊機的籠式爪臂,抓起漂流艙,然後順著鐵軌緩緩移動。爪臂一伸入風洞,漂流艙即刻猛烈震抖,但在艙內,卻感覺像坐碰碰船一般過癮。

下降五十米後,籠式爪臂鬆開,漂流艙倏地加速前進。

根據頭盔顯示器的讀數,他至少進入地表100米以下,卻仍沒有停止的跡象。

突然,極其猛烈的一下撞擊之後,跟著橫向一折,龍骨即刻散架。失去固定支撐的軟式外殼,隨即被扭成一團。

同時,一頭卡入岩縫的艙身,也由於龍骨散架而得以解脫。

沒有骨架支撐的漂流艙,就像個充氣的大橡皮套,在水氣混合的急流裏,被任意搓捏。

按照之前的訓練,鐵雪人立即打開進水閥,船艙灌水後,重新鼓脹起來,這對抵消扭轉力也有莫大的幫助。

他立刻解開安全帶,從外骨骼輔助工具箱抽出拉索,將掛鉤扣上充氣防護袋。

拉開漂流艙出口拉鏈,他先將腳伸出,跟著一手攀著艙口邊沿,一手去拉放氣閥。

漂流艙的軟式外殼,其實就是潛艇形的橡皮筏,一放氣立馬癟了,並立刻減速。

外骨骼承受了大半的硬衝擊力,納米材料的緩衝服,又抵消了大半的軟衝擊力。但是流速越來越快,也意味著衝擊力越來越強。

鎧甲式外骨骼的材料,是鈦合金和鉻鉬鋼,抗擊力很強,但在高速撞擊下,也嚴重變形,並開始直接夾擊主體。

鐵雪人帶著他的鎧甲式外骨骼,衝進了一個大水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