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聯合商務團(1 / 2)

第三百二十八章聯合商務團

所幸太拖拉的乘用轎車,一直是華約和廣大社會主義陣容的頂級豪華車型,多少還是有其生存空間。

不過隨著捷克的獨立,他並沒有同國內的同行斯柯達一樣,出賣給了德國或者別的國家。

隻因其戰略地位特殊,他的8*8、10*10、12*12等等技術,無不是和軍用高性能車型掛鉤的,而且還是坦克,導彈牽引車和別的軍事項目的高級別供應商和研發商。

所以他的私有化被明確限定在捷克本國國內。(後來還是被大眾控股了。)

而欠於太拖拉以前乘用車的名聲和底蘊,他又不願意賤賣,造成了現在93年,捷克汽車行業和機械行業被各家公司搶購的情況下,它竟然成了無人關照的雞肋。

事實上他的乘用車技術對比卡車技術,對歐洲和日本的車商來說確實是沒有多大的吸引力。

因為太拖拉的乘用車一直用的就是V8大馬力引擎,就沒有小的排量的,而且油耗很高。

這在目前各大車廠車係都有V8、V6發動機來說,不但排放和安全技術顯得相對落後,而他獨特的中央管狀車架技術確實是優勢,關鍵是成本太高,維護成本也同樣的高昂,唯有在高級車市場生存。

但是這樣的小型管狀車架,其實能夠造超跑的公司都有,F1賽車就都是。

問題是哪個車廠沒有自己的當家品牌豪華車,對比太拖拉目前僅有在中西歐的小小名氣,推廣起來太耗費資源,完全沒有可比性,而且他的生產工藝多少是有點落後歐洲的普通水平了。

而日本的汽車技術,目前和歐洲持平甚至稍稍領先,特別是日本的技術特別講究的是小排量、大馬力,太拖拉就更加顯得完全不同路數了。

這幾年隨著捷克私有化市場化的成熟,以及汽車業的版圖日漸穩定,太拖拉的想重新入局或者重新崛起,實在太有難度。

而且以他們乘用車的超級運氣,沒準又會出一個啥幺蛾子。

當然事實上也不是沒有人對太拖拉感興趣,那就是這幾年汽車業蓬勃發展的南韓人。

可惜由於當時太拖拉的MTX V8驚豔出場,他們還以為自己有重新雄起的機會,導致開價太高,而南韓人也沒信心短期來打入強手如雲的中歐和西歐市場,再加上南韓當時的現代已經逆向出了日本的v8發動機,這場談判也就無疾而終。

……

這段軼事聽的所有人連道過癮,它具有和大人物的關聯、牽涉到有才華的人的落寞和陷害,還有曆史大勢的起伏跌宕。

關鍵是有人或者說有家牛逼的公司不斷的倒黴再倒黴,偏偏還總剩下一口氣,讓人期待他是不是可以成為不死小強。

不但陳谘集團的所有人都聽的津津有味,國家派出的出使隨員們也一個個聽的仔細,還間或把有用的記錄下來。

這個使團事實上是去給大使館做力量補充的。

捷克和斯洛伐克一直和華國保持著較為友好的關係,畢竟都是共產黨執政的大圈子裏,商業交往雙方一直是中歐之最,當然多是華國采購他們的機械和設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