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曆史時刻(2 / 2)

“這樣才能夠盡量把日本人手裏的資金給套進來,同時讓明天的布局好布置,您覺得呢?”

佩裏看著刺眼的50幾單400萬大賣單,思索了一下道:“你覺得這是日本人的試探呢?還是開始的信號?“

“是試探還是開始,我們試試就好了,不過我覺得我們的目標是抽幹日本社會的現金流,剛剛他們的措施固然是讓部分機構和個人有了警覺,但是等我們把指數拉高到4個點的漲幅的時候,這部分猶豫的人肯定大多數都會再次進入的。”

佩裏想了想,覺得高文思說的對,點點頭道:“那就繼續吧!看看這些從華爾街回來的日本人到底能不能耍些能夠讓我們眼簾一新的手段?”

……

13點42分,收盤的最後18分鍾,市場上成交量突然放大,雖然大單的量不多,不過一百來萬美元的中等買單卻接連不斷,讓225隻成分股和部分優質的白馬股股價迅速的拉伸。

本來在市場觀望的人和猶豫的人,頓時放下了擔心,迅速的進入成交。

一般指數上漲超過3%就是大漲,上了4%那就是非常非常高的漲幅了。

一般的碰到這樣的行情,第二天大概率都會有一個衝擊波,就像海潮來時一樣,而且這樣的漲勢和海潮不一樣的是,海潮來了馬上就退,而股市的資本市場卻不一定,很可能這樣的猛漲,就是突破一個平台。

後麵的漲勢是以此平台作為根基的,所以很多的投資人和機構,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高文思和佩裏都是此中高手,不管是技術還是心態,自然明白投資者們的心裏。

所以資本市場其實就是玩的心理學,這句話是有很多道理在裏麵的。

同樣東邊上仁這邊,也一樣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看到這些旺盛的買單,他輕輕的鬆了口氣。

試探算是成功,同樣算是掩蓋了他們的計劃。

這樣雙方都以為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剩下的時間市場火熱卻看起來波瀾不驚。

等到最後的五分鍾收市競價,日本的專家團和各個市場信息都反饋回來。

“證券市場,套現300億美元,計劃目標達成……”

“日經指數期貨市場套現600億美元,計劃目標達成……”

“橡膠和化工品期貨市場套現100億美元,計劃目標達成……”

“債券市場……”

東邊上仁聽到一筆筆的數據,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寫畫畫,這些現金流都是這段時間就計劃好的!

美國人需要打壓日本股市,耗幹日本社會上的現金流,日本這些投資專家難道不知道?

從85年以來,日本和美國的金融戰爭,基本上每年都在繼續,隻不過有大有小而已。

到了現在,日本已經不再是開始時候的菜鳥了。

注1:一個資本市場的指數,一般是用整個市場裏麵的代表性的大盤股和業績不會太劇烈變化的藍籌股綜合加權計算出來的,譬如日經指數是以日本代表性的225隻股票計算的,中國的A股是以300隻代表性股票計算的,美股也一樣,以此代替整個市場的晴雨表。

自然隻要操縱這些股票就可以操縱相應的指數漲或者跌。

依照這個指數的漲跌,又開發出了指數的期貨和期權,對整個市場的對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