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丘的守衛戰又進行了四十多天,城中的箭都已用完。張巡叫士兵們紮了一千多個草人,給草人穿上黑衣,係上繩子。晚上,叫士兵提著繩子把草人從城牆上慢慢放下去。圍城的叛軍以為是唐軍想偷偷出城,一陣亂箭射去。等草人身上紮滿了箭,士兵們再把草人拉上城來。這樣反複好多次,得到了十幾萬支箭。後來這個秘密泄露出去了,叛軍才知道這是張巡的計謀。

又一天夜裏,隻見又有好多黑衣人從城上吊了下去。叛軍將士都哈哈大笑,不去理會。有個將領說:“張巡還想用草人來騙我們的箭呀,弟兄們,別上當啦!咱們不理它,讓他們白等吧!”過了一陣子,有人報告城牆上的草人不見了。那個將領說:“咱們不射箭,張巡準是等得不耐煩,把草人收回去了。沒事啦,大家都可去睡覺了。”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衝出一支唐軍,直向令狐潮的兵營殺來。城裏唐軍也擂鼓助威,像要馬上衝出城來。叛軍將士早已睡著了,遭到這突然襲擊,立刻亂作一團。令狐潮正在做夢,被吵醒後,以為是唐朝的增援大軍過來了,不敢抵抗,慌忙下令放火,把那些工事壁壘一齊燒毀,然後逃跑了。

這又是張巡用的計。這次吊下城來的不是草人,是唐軍的敢死隊。敢死隊下城以後就找地方埋伏起來,到深夜以後發動突然襲擊,城裏再擂鼓助威,好像增援大軍趕來了。其實敢死隊一共才五百人。等叛軍驚慌逃跑,敢死隊和城裏的唐軍乘勝追殺十多裏,取得了許多糧草,才收兵回城。

令狐潮不甘心失敗,又增調一部分軍隊包圍了雍丘,並且說是有話要告訴張巡。張巡讓部將雷萬春上城答話。令狐潮一麵向城上說話,一麵命令弓箭手向雷萬春放箭。雷萬春的臉上中了箭,血流滿麵。為了穩定軍心,不辱使命,雷萬春忍住劇烈的疼痛,一直站著沒動。令狐潮懷疑是個木頭人,派探子去偵探。探子溜到城下一看,嚇了一跳,他分明是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呢。再一打聽,原來他叫雷萬春。令狐潮聽到報告大吃一驚,心想:難怪雍丘城攻不下來,張巡部下竟有這樣不怕死的將領!幾天以後,令狐潮在城下對張巡說:“前幾天我見到了雷將軍,才知道你的軍令確實嚴明。可是天意不在你這邊,你遲早要失敗的,這又不是你的過錯?”張巡憤怒地回答:‘你這叛賊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懂,還知道天意是什麼嗎?”

接著,張巡跟令狐潮打了幾仗,活捉叛軍將領十幾人,殺死叛軍士卒幾百人。

令狐潮被打敗,隻得下令解圍,帶領叛軍退到雍丘西北麵的陳留,不敢再和張巡交鋒了。張巡又多次派出隊伍去襲擊叛軍,殲滅了不少敵人。遠近的百姓,都偷偷地從叛軍統治的地方逃來投奔張巡,十來天時間裏,就有一萬多家來到雍丘城,加強了抗敵守城的力量。雍丘城終於保住了。

堅守睢陽

安慶緒殺了父親安祿山,自己當了“大燕皇帝”以後,派大將尹子奇統率十三萬人馬,進攻通往江淮地區的屏障——睢陽。睢陽太守許遠向張巡求救。張巡在雍丘打敗叛將令狐潮以後,又領兵開進寧陵(今河南省寧陵縣),殲滅了另外一支叛軍。他看了許遠的求救信,認為睢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就帶領三千將士趕來支援,加上許遠的兵一共6800人,共同守衛睢陽。

尹子奇指揮十三萬叛軍輪番攻城。張巡鼓勵將士,晝夜苦戰,十多天中活捉敵將幾十人,殺死敵兵二萬多人,大長了唐軍誌氣。許遠對張巡說:“我不懂得用兵,你智勇雙全,今後請你全權指揮守城作戰,我負責籌集軍糧、修造兵器、管理後勤。”張巡答應了。他們兩人緊密合作,克服種種困難,堅守了一段時間。敵人見睢陽攻不下來,反而損兵折將,就在一天夜裏悄悄地撤走了。

過了幾個月,尹子奇增調兵馬,重新包圍了睢陽城。夜裏,張巡命令士卒擂戰鼓,裝作準備出擊的樣子,天一明,又偃旗息鼓。尹子奇聽到鼓聲,就集合隊伍,擺出陣勢,準備迎戰,不見唐軍一兵一卒出城。他感到奇怪,叫幾個士兵登上望塔,偵察城中動靜,結果什麼動靜也沒有。尹子奇見將士們折騰了一個晚上,十分疲勞,就叫他們脫衣卸甲,各自回營睡覺去。這時候,張巡和部將雷萬春、南霽雲,各帶領一隊騎兵,突襲叛軍營寨。叛軍從睡夢中驚醒,頓時大亂。唐軍四處衝殺,斬敵將五十多個,殺士卒五千多人。

張巡領兵直衝叛軍帥營,想要斬殺尹子奇,可是又不認得他的相貌。張巡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隨手拔起一根蒿稈削成箭,對準一個叛軍士兵射去。那個士兵身上中了一箭,既不很痛,又不流血,他撿起來一看,原來是蒿稈削的。他立刻拿著蒿稈箭去找主帥邀功。尹子奇這時候正騎馬立在營外,他一見這根蒿稈箭,猜想城裏的箭肯定已經用完,正要吩咐給這士兵記上一功,不料話沒說完,竟然看見一支箭朝自己射來,他想躲閃已經來不及了,左眼中了一箭,“哎呀”一聲,從馬上摔下來。他正要叫手下人替他拔箭,一隊騎兵殺了過來,為首的那個衝到他跟前,要活捉他。他嚇得冷汗直冒,自己匆忙拔出箭,騎上馬沒命地跑,才撿得了一條命。但是左眼的眼珠已經隨箭拔了,鮮血直流,痛得鑽心。他又恨又氣,帶著殘兵敗將逃走了。張巡用這“蒿稈當箭”之計,找出了尹子奇。發箭射中尹子奇左眼的是南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