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我國政府公信力建設的對策研究
出類拔萃
作者:冼肖波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獲得公眾的信任度,是政府能力在公眾心中的綜合評價和公眾對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的滿意度,也是政府對公眾的凝聚力和動員力的重要決定因素①。針對我國政府公信力不斷下滑落的現狀,必須結合社會發展現狀及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麵推進政府的公信力建設。
一、加強反腐倡廉工作,嚴懲腐敗,防治結合
清正廉潔是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目標,也是獲取群眾信任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於製度不完善,監督體係不健全,腐敗現象屢禁不止。針對當前腐敗現象較為嚴重的請款來看,除了要大力推廣和完善巡視製度、回避製度、交流製度、任期限製製度等監督體係外,還應該根據基層的實際特點,完善監督體係,提高監督效率,提高政府的凝聚力、號召力和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此外,當前官僚主義十分嚴重,官僚主義者對百姓的利益從不關心,隻會唯上是從,隻顧追求個人利益,罔顧公眾利益,甚至以損害公眾利益換取個人利益。因此,我們必須克服官僚主義,樹立服務型政府的理念,以滿足民眾的利益需求為根本工作宗旨,加強績效考核中的民意評價,促使官員走群眾路線,自覺接受民眾監督。
二、規範政府行為,依法執政
依法執政是貫徹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基本要求,是構建服務型政府、轉變政府職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加強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各級政府及部門要按照憲法及法律規定的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合理行使權力,規範政府行為,保證政府行政的公開性、透明性及合法性。同時增進公眾對政府的理解,提高公眾對政府的滿意度及信任度。
三、加強公務員隊伍素質建設
公務員是政府的主要代表,其言行直接關係到公眾對政府信任與否。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須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從以下方麵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效率的公務員隊伍。第一,要堅持學習,提高法製意識。公務員要適應當前形勢的不斷變化,有計劃地進行學習,尤其是法律法規的學習,在掌握必要的業務知識的同時,樹立起依法行政的觀念。第二,要言行一致,把法治的理念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國家公務員應以高度的責任心,秉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依法行政,在實踐中正確行使權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第三,要走群眾路線,接受群眾的不同意見。由於角色的不對等,公眾對於公權的行使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督。因此,國家公務員不能隻坐在辦公室裏,而應主動到群眾中去關注群眾的感受,主動問政於民,虛心接受群眾提出的意見,以切實解決群眾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四、建立起有效地權力監督機製和權力問責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