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楚莊王鐵腕伐鄭 屈門主暗心茫然(1 / 2)

天氣陰沉,滿天都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黃色的濁雲。寒流不打招呼地來了,天氣異常的幹冷。

屈巫一到朝堂,立刻感覺氣氛不對,三三兩兩的大臣們低聲議論著什麼。見他來了,幾個交好的大臣趕忙迎了上來。

屈巫疑惑地問道:“發生什麼事了?”

“你還能不知道?”

“大王沒告訴你?”

“嗨,別裝。”

幾個大臣不相信似地調侃著。屈巫當年莫名其妙地辭官出走,惹得大王大發雷霆。結果他在外麵不知搞什麼名堂混了兩年,回來後大王不僅沒治罪,反而王恩浩蕩。又是在後花園讓所有的嬪妃聽他胡扯,又是很快官複原職。大王對他的恩寵有多深厚,是他們想也不敢想的。

屈巫茫然地搖了搖頭,一絲不妙的預感湧了上來。楚莊王有大動作了,而且沒有采納自己的建議。麻煩了,自己在大周天子麵前誇下的海口,有可能會被誤解。

果然,幾個大臣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竟然是再次伐鄭,據說楚國的黑甲部隊已經風馳電掣般壓到了鄭國的邊境。屈巫的心沉了下去。

“大王來了。”一陣躁動,群臣跪拜之後,朝堂上一片靜謐,靜的彼此能聽到喘息聲。

楚莊王威嚴地坐在王座上,冷峻地睃了一遍文武大臣,臉色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他現在越來越有王者氣勢,越來越咄咄逼人了,群臣們見了他也越來越戰戰兢兢,不敢隨意了。看來,他對付幾個世襲家族的雷霆手段起到了震懾作用。屈巫暗自腹誹。

那年冬日,君臣圍爐夜話,把酒暢談的情景又浮現在屈巫腦海裏。他不由在心中悲歎一聲。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大王,我曾發誓助你爭霸中原,可如今卻走到了君臣離心的地步。

算了,自己再也不要彷徨,再也不要感歎了。保衛大周,爭霸中原都與自己無關了。與自己有關的隻有那個作死的女人,她的心已經死了,我必須要救活她。屈巫的心裏隱隱作痛起來。

“屈巫,黑甲部隊已經到了鄭國邊境,下朝之後你隨寡人即刻就去。”楚莊王突然說道。

屈巫猛地驚悟,連忙拜倒在地,說:“大王禦駕親征,以萬乘之尊馭黑甲雄師,將士自然萬眾歸心,死命效力;攻則必克,戰無不勝。然兵者,詭道也。戰場上刀劍無情。微臣鬥膽請大王三思。”

屈巫自知楚國伐鄭已不可能挽回,自己不想去麵對厲王爺,卻又不能說自己不去,隻得說楚莊王禦駕親征有危險。盡管他知道以楚莊王的意誌,他已經定下來的事,想要更改很是渺茫。

果然,楚莊王哈哈大笑。說道:“平身。愛卿不必多慮。一切盡在寡人的掌握之中。”

屈巫黯然起身。他明白這一戰鄭國必敗無疑。晉國對鄭國,可不像對宋國,肯定不會來救援。楚莊王此番前去,除了招搖就是顯擺。自己跟去,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雖然自己對厲王爺頗多疑慮,頗多怨憤,但念在姬子夷的情分上,自己應盡量不與他正麵衝突為好。這一次如若見麵厲王爺肯定會認為自己公報私仇,攛掇楚莊王伐鄭。

眾多臣子見屈巫勸阻無效,想著這正是表忠心的大好時機,於是紛紛拜倒在地勸阻楚莊王不可禦駕親征。朝堂之上一片感人之情。

但楚莊王意誌堅定,心思通明,任憑誰也勸阻不了。他知道此番伐鄭,並非僅僅是鄭國衰退,拿下易如反掌。他還有著諸多深意。

那日屈巫走後,楚莊王仔細掂量屈巫滅陳的建議,一直遲疑不決。左思右想,都覺得有利也有弊。滅陳,是解了陳靈公廢後之恨,但同時也就徹底誤了長公主的終身。若如再醮,豈能有正好合意之人?

沒幾日,長公主身邊暗衛傳來消息,說陳靈公已經秘密向鄭國下了聘禮,欲娶姬心瑤。

楚莊王立馬身上的毛就炸了。當真就把我的王妹晾到一邊去?不看僧麵看佛麵,他陳靈公還真做的出來!真是色令智昏,分不清東南西北了。必須要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

楚莊王找來幾個信得過的老臣商量,最終定下滅陳不如伐鄭的戰略決策。打了鄭國等於打了陳國,要讓他們兩國都明白,姬心瑤想入主陳王宮斷無可能,都趁早死了這份心才好。

之所以帶上屈巫,楚莊王則是想親眼看看他的水到底有多深。一介文臣會武功,這本身就不正常。他既惜才也愛才,但若不能為他所用,則如鯁在喉,必得除之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