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單經好劍,也擅於使劍,所以對於環首刀,他並不是太喜歡。作為愛劍者,相信任何一個穿越者,都會想擁有一柄如曹公之青鋼劍那樣的寶劍。由此,聽了王匡所說,單機不由對溫玉翁所造的劍有了愛慕之意。
“溫公之劍如此厲害,某若能得其一柄,此生不枉為將也。”盯著王匡手中的劍讚歎一句,單經心頭已經籌劃著等有了空閑必去長安走上一遭。
王匡聞言,淡然一笑,將劍插回劍鞘,問道:“元仲有意某這厲鋒劍否?”
“公節兄之厲鋒,可謂劍中上品,單某乃好劍之士,對兄長寶劍自然有意。”單經目不轉睛的盯著王匡的雙手,眸光於厲鋒劍上來回的移動,說話時心頭也在竊喜,王匡的話真切地透露著,他有贈送之意。
不出所料,下一瞬,王匡將劍遞出,豪然道:“既如此,王某願將此劍相送,以求與賢弟做個刎頸之交。”
“人言公節兄乃豪率壯傑,今願割愛相交於某,我單經何其榮幸。”一陣狂喜湧上心頭,單經雙手接過寶劍,對王匡的好感頓時成倍翻增。
“賢弟言重矣!王某平生所擅之器,矛戟也。劍非某之所長,而賢弟乃用劍之人,又是難得的英雄豪傑,此劍歸你,可謂是物得其主也!”
……
“府掾大人,方悅從開封回來了。”單機與王匡正談著,一名仆從突然來到了王匡身旁。
王匡聞言,頓時眉頭一舒,急切道:“快,喚方悅速來見我。”
“諾!”仆從抱手一揖,迅速的離去了。
單經不知王匡有何事宜,但離去的仆從所說的話語中,有一個名字勾起了他的興趣,那便是從開封回來的方悅。
方悅何人?那可是《三國誌通俗演義》上的河內名將也!曾追隨王匡參加了漢末諸侯討董戰,在虎牢關前,方悅與漢末第一猛將呂布廝鬥,兩人戰了四五個回合後,方悅終亡於呂布的方天畫戟之下,早早的了解自己在亂世舞台上表演的機會。
雖說方悅隻不到五個回合便敗死呂布手下,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是沒用的繡花枕頭。
眾所周知,呂布的武藝冠絕當時,手下少有一合之將,手中的方天畫戟與身上的獸麵吞頭連環鎧皆非尋常之物,再加上赤兔寶馬為輔,方悅能與之交戰四五合,其武藝已然算得不錯。若以數值論之,至少能達60以上。
對於如此一名早亡的河內知名名將,單經很有興趣一睹尊容。
不多時,腳步聲響起,一名緊衣束發的青壯漢子朝著王匡與單經疾步行來。
來人身長七尺六寸,眉長唇厚,麵如黃梨,一張稍顯稚嫩的麵龐上透著一股子堅毅。單經猜測,此人必是戰呂布的方悅了,看他的麵相,現在應該不過二十歲左右。
“小人方悅,拜見大人!”方悅行到近前,朝著王匡抱手一禮。
“元浩(杜撰方悅表字),你已去了十七日,如今可算是歸來了。”王匡盯著方悅上下打量,麵色上大顯欣喜,對於方悅他非常看重,尤其是方悅此時歲不過二十左右,其說話的聲音已然洪亮如鍾,如此年輕便有這種聲勢,王匡斷定方悅日後必成名將。
“小人本可早些回來,怎奈鄭公太過好客,強留小人多住了數日,我這才耽擱了時間,晚了歸程。”方悅能從王匡的話語中聽出掛懷之意,他也深知王匡對自己很看重,故此趕忙解釋了起來。
“無事,你回來就好。這鄭公業最好結納壯傑,元浩有威武之資,他自然有敬重之意。”王匡絲毫不在意方悅延誤了歸期,對於他來說,方悅沒有不回來,他已經很高興了,頓了頓,詢問道:“怎麼樣,對於我的提議,鄭公業怎麼說?”
“鄭公他……”方悅正待開口,卻突然欲言又止,一雙眼睛警惕的看向了王匡身旁的單經。
王匡知方悅之意,笑道:“元浩有話但說無妨,這位乃是大將軍親招入朝的廣陽郡守單經,我王匡新近結識的生死兄弟,他同我等一樣,皆有除宦官清朝野的忠國之誌。”
得到了王匡的認可,方悅這才繼續道:“鄭公回說他有意派人前往泰山清除閹黨親信,怎奈張平等人仗著張讓之勢力,身邊糾結了不少爪牙,鄭公擔心自己難以除之,故而叫小人回稟大人,且容他慢慢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