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回郡中就要處理政務,單經心頭有些不爽,可身為一郡太守,這些事又不得不做。
打起精神,單經接過竹簡,就於榻上覽視,果如秦武所言,四份竹簡內容大致相同,皆是四縣縣令懇求單經派遣有才之士前往四縣當任縣丞,分擔政務。其外,四縣皆再求添置縣尉一人。
看完了奏表,單經將竹簡放到了一旁,問道:“我軍中還有哪些人賦閑無職?”
“主公,現軍中尚有高順、裴元紹、夏侯蘭、蔣義渠、緣城、焦柄、祝奧、劉天官、劉龍、晏明、韓珩、李孚等尚無職務。”秦武身為主薄,又久隨單經,對郡中任職情況非常了解,因此未經片刻思索便將無職人員一一講出。
單經聞言,微作思慮,隨即有了決斷,鍾聲道:“汝去替我擬寫任命狀四份,著晏明赴安次縣為縣尉;蔣義渠赴軍都縣為縣尉;裴元紹赴昌平縣為縣尉;夏侯蘭赴廣陽縣為縣尉。至於四縣縣丞一職,就著令博士劉煜選舉有才之士赴四縣任職。”
“諾!屬下即刻去辦!”秦武洪聲一應,旋即掩門而去。
待秦武走後,單經這才又回躺在了榻上,不過他沒有睡意,相反卻異常清醒的在腦海中思索著廣陽郡的發展之途。
一郡不大,但也不小,要想管理妥當,非是易事。如今麾下的人越來越多,自己不能不給他們賦於職責與使命,倘若似這般空養無為之人,這遲早會拖垮自己。
想到此,他心頭對當下賦閑人員的安排有了決定。
首先是韓珩,此人文略出眾,甚有才識,單經決定讓他作為自己的助手,出任郡丞。
其次是劉龍,這人雖是名不見經傳,但他曾任廣陽郡功曹,想來才識應該不會太差,因此單經決定讓他出任郡記室。
再其次是李孚,此人智計過人,才學亦高,可任郡中長史。
至於大將高順,自然得做“特種部隊”的督率。
緣城,焦柄兩人都有勇力,武藝相差不大,可為門下督。
劉天官本領一般,沒有多少曆練,可以到騎都尉趙雲所部聽用。
祝奧與劉天官相同,可以到右軍都尉管亥所部聽用。
而剩下的傅士仁,單經也決定了他的職位,此人久在郡中,是個老資格的吏員,任郡中戶曹一職,掌管人員口戶之事再好不過。
將賦閑人員的任職情況考慮妥當,單經開始著重思詳兵馬方麵的事宜。
經曆了黃巾之事,現下已然是天下大亂,各處造反之人多如蝗蟲,而州郡的一些望族豪強也在偷偷的招兵買馬,腥風血雨的群雄逐鹿已經悄然拉開。
單經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斃,眼下形勢也已經是刻不容緩,要在亂世存活並建立基業,還是那句老話,自己必須得有兵有馬。
根據廣陽郡目前的口戶來看,單經如若招兵,最多也隻能聚集三千到四千左右的軍兵,而且這已是極限。但如果薊縣能在自己手中,那軍兵的招募至少可以達到六千左右。
隻可惜,目前公孫瓚被封為薊侯,駐軍在薊縣,自己不可能能招募到薊縣的人。
“如何才能招募到大批軍馬呢?”單經靜躺在榻,喃喃一語,心下很是犯難。
咚~咚~
“主公安睡否?末將高順有事求見!”
正當單經犯愁之際,門外再響叩門之音,並伴著一聲渾厚的詢問。
“正平請進!”單經朝著門外喊了一聲,翻身下榻,行到桌案前坐下等候。
“主公!”
不一時,高順進了門來。
單經喚其落座於桌案一旁,並倒茶兩杯,自先抿了一口,潤了潤喉,旋即才問:“正平有何事?”
高順起身而立,抱拳道:“回主公,今有順之鄉黨七百餘人,聞主公好賢待士,特來相投,未知主公肯收納否?”
“什麼?你有鄉黨七百餘人來投我?”單經神色一動。
高順不置可否的點頭道:“正是,他們已來數日,被末將安排在軍營,專候主公定奪。”
“好!”單經欣悅非常的拍桌而起,興衝衝地道:“速帶我去見見他們。”
“諾!”高順抱拳一應,頭前引路。
單經緊隨其後,興奮無比,他可正為如何招募到大批軍兵而犯難,而眼下卻突然聽得如此好消息,怎能容他不高興?
更令人振奮的是,這些人是高順的同鄉,人數又是七百人左右,這不由讓單經聯想到,這一批人,很有可能就是曆史上,高順那支戰力驚人的特種部隊,陷陣營組成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