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明聞言大喜,趕忙俯身拜下:“蒙明公肯賜收錄,俺實感榮幸,便從今日起,俺必當誓死效勞於左右!”
單經聞言,心下亦喜,趕忙扶晏明起身,鍾聲道:“今得晏壯士相投,我廣陽之勢又壯一分!”
“恭喜主公又得良將,他日縱橫疆場,必可廣立大功!”見單經麾下又添一人,趙雲當即上前表示祝賀。
“嗯,子龍所言甚是!”對於趙雲所言,單經自然深為讚同。
因為眼前的晏明,確實不是一個無名之輩,單經從他的姓名、身形、樣貌以及所使用的獨特兵器,已然知曉了此人的生平來曆。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此人有過登場記錄,為曹魏名將曹洪麾下。
書中言他身長一丈,膀闊腰圓,臂力過人,使一口三尖兩刃刀。
建安十三年,曹操統大軍征伐荊州,大破劉備,並追備於長阪坡,時晏明就在軍中,並統領一部軍兵圍捕劉備部將趙雲,自負武藝高強的他,單騎與雲交鬥,可惜隻三合便被趙雲刺死,早早的了結了自己的沙場生涯。
論武藝,晏明其實不算差,在《三國演義》中,大部分與趙雲交手的人都是被一槍刺死,而晏明能在趙雲槍下撐過三個回合,這武藝已然算的不錯。
加之他的身高異於常人,自身所使用的武器也是獨特非常,這樣的人無論怎麼樣你都無法認定他是個泛泛之輩!
再回想方才他與緣城兩人的比鬥,單經更加相信,晏明不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他在自己的麾下,一定能有所作為。
“你這廝確是武藝高強,力大無邊,俺緣城佩服,日後共輔主公,閑暇之餘,定要再次請教。”不知何時,緣城已然行到單經身前,對於晏明歸順之事他也感到非常高興。
“緣兄說哪裏話,想俺在這江泊素來未逢敵手,今日與你一鬥,方知天下英雄人物眾多,俺心下實在是對你佩服萬分,日後還望兄多多指教。”所謂不打不相識,眼下晏明也投了單經,與緣城共侍一住,因此他哪裏還與緣城有半分隔閡與怨隙,儼然已將其視為一家人。
見兩人摒棄前仇,單經也是高興,當即便教緣城重新購選了鮮魚十來尾,又沽了好酒數壺。一眾人談笑有餘的返回韓珩家中聚飲。
……
時間飛逝,轉眼間,單經已在韓珩家中居住了三日。
雖然在這三日中,單經已經說服了韓珩出山相助自己,可是韓珩卻有一個要求,那便是他要將自己兄長的病治愈好了,方才肯隨單經而去。
因此,這三日可是把單經給累壞了,為了讓韓珩盡快隨自己回返廣陽,他每日與趙雲等將在代郡各處尋訪名醫,幾乎將代郡走了個遍,這才好不容易尋到了一名醫術高明的醫者。
經過幾天的治療,韓臻的病情漸有好轉,韓珩看在心裏,高興無比,同時也不忘感激單經與趙雲等人的恩情。
又在韓珩家中待了數日,單經見韓臻的病勢越來越好,便提議韓珩攜兄姊同自己回廣陽居住,更言廣陽條件好過此處,利於其兄養病。
韓珩拗不過單經,隻得遵從。因此,單經一眾人終於踏上了回返廣陽的路途。
……
山風拂麵,燕雀高飛,單經一眾車駕行駛在一條寬廣的山道上,大家夥兒觀風賞景,談天說地,一路行的好不自在。
正走之間,單經觀周遭山嶽座座,如似雄兵矗立,心下突感豪情上湧,不禁縱馬揚聲高歌道:“丈夫身於世,當有縱橫誌,匹馬征四海,建功為子嗣!”
吟唱方畢,身後趙雲當即揚鞭縱馬追上單經,嘖嘖稱讚道:“主公詩歌壯懷豪氣,足足可堪傳於後世!”
聞趙雲稱讚之語,單經自是有些沾沾自喜,笑顏道:“子龍繆讚矣!君何不小吟幾句,以壯情懷。”
“子龍豈敢在主公麵前獻醜!”趙雲終是一代儒將,凡事都不敢僭越。
“子龍過謙了,今番本將定要聽你高歌一曲!”趙雲不吟,單經卻是不依,他可實實想聽聽身為三國名將,名揚萬世的常勝將軍,究竟能作出什麼樣的絕作來。
“既是主公如此說了,某便小吟幾句,請主公指教!”見單經執意要自己吟唱幾句,趙雲隻得應允。
“好,子龍且速吟來!”單經大喜,早已迫不及待。
趙雲低頭思襯片刻,忽然眼中靈光一閃,旋即揚聲吟道:“男兒懷壯誌,豪氣頂天下,持槍征沙場,揚名千萬家!”
“好好好!”靜聽趙雲吟唱罷,單經不由對趙雲升起一股敬仰之情,連連道出三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