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一夜的時間,董卓一支人馬便被三萬餘先零羌包圍起來。
好在董卓的這一支人馬訓練有素,並沒有先零羌想象中的慌亂。大家按照董卓的命令,早早紮營在望垣硤河穀北岸,河穀寬大且水流湍急,雖然沒有船可以供董卓的人馬渡河逃離,但也如董卓所說,這一側可以不用擔心敵人的進攻。
不過,因為先零羌軍的包圍,後勤供給無法與董卓一路交接,此時的董卓一軍已經快沒有糧草可供士兵了,軍營內漸漸開始有了一絲慌亂的氣息。
董卓中軍大帳。
“仲穎,吾等米糧將盡,軍兵們紛紛開始慌亂起來,適才若非我率親兵壓製,恐怕會有軍兵離營叛敵,這可如何是好?”營門外,董擢急匆匆地奔入大帳,神色憂急的朝董卓報告軍中情況。
董卓神態自若的在大營內觀摩著一張地圖,他右手輕摸著下頜,整個人顯得沉穩不驚,笑道:“大兄勿憂,此事吾已知曉。”
“仲穎既已知之,當早下決斷,稍有遲疑,禍臨身矣。”董擢心憂如焚,急切道。
董卓麵無表情地笑笑,眼眸中爆射出兩道精光:“吾已思得一計,足解眼下困境!”
“哦?仲穎有何良策?”
董卓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喚其兄上前,附耳低聲一番。
“好計!仲穎之略實可稱上上之策!”董擢聽罷,眼眸中登時精光爍爍,連連稱讚,心中的那種不安與擔心瞬間化為烏有。
隨後,他便依照董卓的策略施行去了。
兩日後,董卓軍中缺糧的訊息四下傳撥,直接傳到了先零羌首領的耳中。
對於一般人來說,董卓缺糧,軍心潰亂,這無疑是一個趁勢出兵的絕好時機,然先零羌首領卻仍然按兵不動,繼續圍而不攻。
機會是很難得,眼下也卻是良機在眼前,可先零羌首領卻並不急於求勝,對他來說,董卓素來彪悍勇猛,自小便是聞名羌、胡的猛士,而且董卓是出了名的羌胡克星,曾多次領軍攻打羌、胡,前後不下百餘戰。
如果董卓的部眾沒有到瀕臨滅絕的那種時刻,先零羌首領是決計不會貿然出兵的。
由此,因董卓名震羌胡的原因,包圍他們的先零羌絲毫沒有半點輕動,雙方仍然一直保持著僵持的局麵。
這一點董卓早有預料,而且這也是他策略中的一部分。
接下來,董卓一軍開始施行第二輪的計策了。
軍中缺糧,那自然就得想辦法籌糧供用,董卓令其弟董旻率部於河穀中捕撈魚蝦解決軍中糧乏之急,雖是捕魚,可沒有人知道在捕魚之下卻是另有深意。
望垣硤的河穀水勢頗深,激流甚急,對卓軍下河捕魚極其不利,漢軍又多不諳水性,往往收獲無多,還有不少人極其狼狽地掉到河裏,更是讓包圍他們的先零羌白白看了笑話。
接著,在先零羌看笑話的目光之下,董卓安排士卒前往河道的上遊處,築造堤壩截斷水源,使下遊的河水變少變淺,如此一來便讓捕魚變得容易多了,捕到大量河鮮的董家軍,傳出了陣陣的歡笑聲,那豐收似的景象甚至感染了遠處圍觀的敵眾。
當夜幕降臨之後,收貨頗豐的董家軍營寨變得熱鬧非常,彰顯著酒足飯飽的幸福,一直到了後半夜,才逐漸安靜。
其實先零羌等不知,在嘈雜的背後,董卓早已密密集結軍馬,號令三軍人銜梅,馬摘鈴,井然有序的順著捕魚築建的堤壩,悄無聲息地渡河而過,然後掘開堤壩放水。
當先零羌一眾突然聽到轟隆隆的河水聲時,所有人都從睡夢中驚醒,先零羌首領立刻組織軍隊前往董卓大營觀看,入目隻見董卓的大營空空如也,其內早已經不見一人,想要追擊董家軍,但河水已迅速漲起,根本無法渡過。
就這樣,董卓的軍隊終於死裏逃生,跳出了先零羌的包圍,一路沿著大道暢行無阻的行進。
雖是脫離了危境,董卓卻沒有領軍返回美陽,而是朝著另一處地方行去。
……
寬闊的大道上,寒風呼呼,一支近約萬人的部隊在緩緩行進,隊伍的最前列,董卓喜色盈盈地駛在軍隊的最前列。
“仲穎,如今我等已然脫離險境,本該選道折返美陽,你卻要前往扶風郡屯紮軍馬,這是為何?”跳出了先零羌的包圍,現在的董擢一心欲回美陽城去安歇,但董卓卻率部前往扶風,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大兄有所不知,我等若是就這般無功而返,必然會在朝廷麵前自跌身價,這對我等日後之仕途大為不利,目下隻有另屯他地,等候朝廷下旨召令我等回師,那時再回去方才為上上之策。”董卓的心思豈是董擢能夠預料,他這次出兵雖是失利,但卻要讓自己的失利與別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