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美陽城漢軍大折兵(上)(2 / 2)

然董卓對單經倍添好感,但單經卻並非如此,對於董卓這匹日後將為禍中原的豺狼,單經心頭好感為零,痛恨為百。

“既然元仲也同意出兵夜襲,吾便允之。著仲潁與元高(周慎表字)同領軍兵兩萬,今夜三更往襲賊寨,元仲引本部人馬於城外接應!”眼見麾下三大將軍都同意出兵夜襲,張溫也不再做多想,當即應允傳下軍令。

“諾!”董、周、單同時抱拳領命,各自退下準備去了。

天色近黑,美陽城內開始聚兵備馬,兩萬漢軍紛紛磨刀冠甲,等待著夜幕的徹底降臨。

美陽城以北,二十裏。

八萬羌胡聯軍築寨於此,連營十數裏,軍中戰旗遮天,刀矛如林,一眾叛軍氣勢尤為浩蕩。

中軍大帳,一名壯碩的鐵甲燕須大漢,高坐於上首,此人麵色剛毅,雙睛有神,一雙鐵柱般的雙臂寬大而修長,雄健的身軀不時的散發出一種與生俱來的罡烈氣息。

此人非是他人,正是羌胡聯軍之首,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

在他的身邊,還另坐著一名頂盔貫甲的英武漢子。此人也是渾身散發著罡烈的氣質,一雙深邃的眸子,始終閃動著一股子狠意,他便是羌胡中的將軍李文侯。

兩人同坐大帳之中,雙眼齊齊望向轅門,希冀的目光不難看出他們正等待著何人。

“邊、韓兩位將軍到——”

一聲嘹亮的呐喊驀然響起,轅門外兩名身長大約都在七尺左右的披甲漢子,按劍往主帳行來,此二人正是北宮伯玉與李文侯等候已久的邊章與韓遂。

說起這邊章與韓遂兩人,自入了北宮伯玉麾下,便備受親待,軍中一切大小軍議都會參與。韓遂本名韓約,乃金城中的一方豪強,後因犯法被朝廷通緝,這才改名為韓遂。

邊章與韓遂一樣,他原名邊允,因恃勇好殺,犯了人命官司在身,這才改名邊章,躲避朝廷緝拿。

“兩位兄弟何故姍姍來遲?”邊、韓二人方入大帳,北宮伯玉便當先問道。

兩人抱拳一拜,歉聲道:“北宮兄休怪,我二人因去各營查看了一番,故而來遲。”

北宮伯玉也無責怪之意,將手一展,示意二人落座,旋即道:“今漢帝遣張溫統軍十萬據守美陽,意欲扼我入長安之咽喉,兩位賢弟可有何妙計,使我軍一鼓可下此城。”

邊章脾性最為狂躁,驟然起身道:“何勞施甚計謀,量美陽城中一群郡國衰兵,有何可懼?章某不才,明日願提一師強攻其城,不消半日,便可取得此城!”

“吾知賢弟英勇,然張溫乃大漢司空,其人頗有智計,況城中有漢甲十萬,切不可大意,還是思量出一條好計,已智勝之。”北宮伯玉雖是粗俗漢子,但為人也是頗為謹慎。況且他也知道,美陽易守難攻,不到萬不得已之下,他是不會強攻城池的,這其中有一個原因是他的麾下以騎兵居多,不益用於攻堅。

“北宮兄所言極是,攻城奪地確不可隻憑血氣之勇,今漢軍據城已久,城內一應防守器械都已準備完畢,一味強攻難討好處,當用誘兵之計,使其出城野戰。”相比於邊章,韓遂便要沉穩得多,隻在幾個呼吸間便已將敵我態勢分清,並且心靜如水的道出製勝之法。

北宮伯玉素仰韓遂出謀劃策,當下聽了這一番言語,登時喜色迎麵,大笑道:“文約(韓遂表字)之言甚合吾意,來日我等引軍城下,以狂言辱之,誘其出城!”

韓遂微微捋須點頭,旋即麵色一寒,森然道:“今夜漢軍必來襲營,兄長須得早做準備。”

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三人聞言皆是一怔,眼中透出不可思議之色。

李文侯愕然道:“文約何出此言?”

韓遂微微一笑,捋須道:“漢軍之中多用善用兵謀者,今我軍初至,大寨方下,此立足未穩之時,漢軍久來,寸功未建,今有乘虛而勝之機,他們安得能夠放過?”

三人聞言,霎時醒然,不由連連點頭。

北宮伯玉道:“非文約,我等斷然被漢狗所害,我即傳令全軍,今夜偃旗息鼓,大軍伏於營外,靜待漢狗前來。”

言畢,四人相視大笑,一股寒意頓時彌漫大帳。

………………………………………………………………

PS:求鮮花!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