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轉瞬即逝,不知不覺間已到了中平二年(185)二月。
新的一月,大漢沒有迎來新的氣象,百姓們卻反而迎來了新的遭遇。
這似乎是上蒼要繼續降罰於漢民,各地的老百姓眼看著剛剛熬過一月,還沒等喘口氣,卻料想不到二月的開初,所有大漢的百姓便迎來噩耗。
二月初三,京師洛陽不幸發生大型火災,氣勢恢宏且富麗堂皇的南宮,整個皆被燒毀,這讓靈帝劉宏又怒又悲。
朝廷內,宦官中常侍張讓、趙忠等勸靈帝稅田畝以修宮室、鑄銅人。於是靈帝詔令天下,除正常租賦之外,畝稅十錢助修宮室。又詔發各州郡集材木文石運送京師。
宦官從中為奸,刺史、太守複增私調,百姓怨恨。此外又規定,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遷除,皆要交納助軍修宮錢,除授大郡者要交納錢二、三千萬。但有新官上任,皆須先去西園講定錢數,屆時交清。時多有無法交齊而自殺者。故新官到任,必競為搜刮百姓,聚斂財富以為補償。百姓因此怨聲四起。
二月十二,靈帝命臣下在西園造萬金堂,將司農所藏國家財物金錢,移入堂中分存於宦官之手,每人數千萬。
二月十六,靈帝又於河間郡(今河北獻縣東南)賤買田地,寺起宇第,搜刮錢財唯恐不盡。
二月末,百姓終於不堪重壓,一時俱起,西及益州(今四川、貴州和雲南北部),南至交趾(今廣東、廣西一帶)。中原地區有山、黃龍等義軍數十股,大者有兵二、三萬,小者六、七千,後青州黃巾軍眾逾百萬,黑山軍亦眾至百萬。義軍攻打郡縣,誅殺官吏,聲勢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勢。
義軍勢大,各地州郡遂上書朝廷乞請王師出兵征剿,然張讓等十常侍卻因賊軍隻攻擾邊境各州郡,未對京師造成危害,故將各地文書私自壓下,不予理睬。
中平二年三月,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群盜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起羌胡之兵十餘萬反漢掠地,其軍勢猛難擋,不數日便殺敗了朝廷任命的護羌校尉泠征,取其首。
時有金城人邊章、韓遂兩人名揚西州,極有膽略。北宮伯玉求將心切,遂派人將邊章、韓遂劫入軍中,告以大事。恰好,邊、韓二人也有舉事的心思,他們於是不謀而合,北宮伯玉當即委以邊章、韓遂重任,讓其主持羌胡聯軍的軍事。
邊章、韓遂率領聯軍一路攻州克郡,勢如破竹,不日來到金城。金城太守陳懿急忙組織守軍頑抗,但無濟於事,不到兩個時辰,守軍潰敗,混亂中陳懿被聯軍殺死。
羌胡叛軍既殺泠征、陳懿,軍勢大盛,西州郡縣多有望風而逃者。一時間,羌胡之勢風頭無二。
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三月二十日。北宮伯玉、邊章、韓遂等率領大軍大舉東進,入寇三輔(今陝西關中地區),其勢滔天,直逼京師。
靈帝聞知這下才慌了神,趕忙詔令皇甫嵩回鎮長安,保衛園陵。
三月末,皇甫嵩率軍與北宮伯玉大戰月餘,未分勝負。因皇甫嵩曾得罪過十常侍張讓與趙忠之故,故而引得趙忠與張讓聯起手來,劾奏皇甫嵩連戰無功,耗費錢糧。靈帝聽信讒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車騎將軍印綬,削奪封戶六千,改封都鄉侯,食二千戶。
沒有了皇甫嵩的牽製,北宮伯玉等羌胡叛軍更是肆無忌憚,他們在大漢土地上四處燒殺搶掠,連連克地,長驅直進,逼近關中。
朝廷聞訊,震恐不已,靈帝當即召集群臣商議抵禦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