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何能成神:清朝中葉全國關帝廟高達30萬座
2015-3-27 9:25:00
中國的神,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人造的,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等;另一種是人變的,最具代表性的當數關羽、嶽飛。人造的神,高高在上,安享人間香火。人變的神,離人間很近,人間冷暖,世道滄桑,都會影響到他的神性與神位。過去的封建帝王,在位時個個都是“真龍天子”,連上界的諸神都要聽其差遣、為他們服務。一旦王朝覆亡,立即便跌下神壇,還原為人,甚至還會被大潑贓水。
中國老百姓也習慣於崇神拜仙,雖然近年來進行了民族反思,把許多神話打破了。但是就在這個反英雄的時代,人們看似熱衷於毀神,實際卻更渴望能有真神出來救世,不然9米高的孔子塑像,怎會突然矗立於天安門對麵?引起轟動和爭論後又悄聲挪了個地方。中國郵政即將隆重推出首套關羽特種郵票;由甄子丹、薑文、孫儷聯袂主演的電影《關雲長》公映後,媒體報道還將有4部關羽題材的影片陸續出爐。還有一說:審查部門嫌關羽題材太多太熱,想砍掉一些……一文一武、一聖一帝,無論是放是禁,都已經說明問題了。
老版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公映許多年來,在片中扮演關羽的青島演員陸樹銘,一直大受社會歡迎,走到哪裏都被當做“關老爺般地敬奉”,這甚至因此而改變了他的戲路和生活,他自覺胸中平添了一股忠義之氣,“關老爺”仿佛就站在他身後,敢於出頭做好事,很長時間不能接演其他角色,更絕無可能再演反派人物。一個角色竟然對演員具備這樣的影響力,不也是頗為神奇嗎?
由人變成神,至少要有兩個先決條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有口皆碑的豐功偉績。關羽神勇異常,一生戰功赫赫:誅文醜殺顏良、溫酒斬華雄、千裏走單騎、單刀赴會、水淹七軍……青龍偃月勢挾風雷,美髯飄動絕倫逸群。陳壽在《三國誌》中稱關羽“威震華夏”。蔣星煜先生考證說:“整部《二十四史》,也未有任何名將有過‘威震華夏’的聲勢。更值得注意的是‘群盜或遙受羽印號’,這說明除魏、蜀、吳三國公卿百官之外,流落社會上販夫走卒以及流氓無產階級也都對關羽心悅誠服,願意為之驅使。”
隻有具備大本事、真本事,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人們才會確信他能護佑大家。所謂“真本事”是不能弄虛作假、編造曆史,時間一長若想不露餡是不可能的,一旦被戳穿,便要跌下神壇。關羽從解白馬之圍獲封漢壽亭侯到成神,經受了900餘年的漫長考驗,經曆過許多朝代更迭,他的聲望幾乎是呈直線上升。公元1102年宋徽宗先封關羽為“忠惠公”,過了6年又覺得不解氣,再加封他為“崇寧真君”、“義勇武安王”;萬曆十八年(1590年)明神宗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22年後又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順治元年(1644年),清廷封關羽“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到1879年(光緒五年),關羽的封號又追加成“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詡讚宣德關聖帝君”,簡直要把世間好詞都加到關羽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