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秘:劉虞十萬大軍為何打不過公孫瓚(2 / 2)

手下人不明白公孫瓚,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還能笑出來。公孫瓚把自己的心腹將領召集起來開會。公孫瓚認為,此戰我軍必勝。

為什麼呢?原來,公孫瓚登上城樓,看到城下,確實是人山人海,十來萬人把城池圍了個密密匝匝。可是,劉虞處理民政是把好手,可是帶兵根本不行。十多萬人,沒有統一的節製,基本上是依照往日的歸屬,三千人,五千人駐紮在一起,根本沒有刻意的部署安排。其實,如果劉虞派一位將軍,帶領三五千人來攻打公孫瓚,公孫瓚倒很危險。現在劉虞人馬眾多,號令不一,一旦騷動起來,前軍不見後軍,自相踐踏也大有可能。

公孫瓚分析的不錯。劉虞下達進攻命令的時候,竟然要求所有將士放火、射箭時不能燒毀民宅、不能傷及無辜,劉虞說:“無傷餘人,殺一伯圭而已。”劉虞手下的士兵,本來就很少集團作戰,加上劉虞如此命令,進攻起來就更縮手縮腳了。打了一天,城池都沒有拿下。 到了晚上了,劉虞下令休息。既然已經看出公孫瓚主力不在城中,劉虞本應該加強進攻,一鼓作氣拿下城池。可是劉虞卻認為士兵一天行軍作戰,過於辛苦,反正即便天亮,公孫瓚的援軍也未必能夠趕回。爭取在明天上午拿下就可以了。

夜深了,公孫瓚看到時機已到,就率領自己精心挑選的兩三百騎兵打開城門,忽然衝入劉虞大營。公孫瓚騎兵人人手持火把,衝入敵營之後把火把拋入敵人軍帳。劉虞的部隊,大多沒有經曆死戰,勞累一天,大都已經睡著。此時從夢中驚醒,看到到處火起,以為公孫瓚主力趕到,人人驚恐,毫無鬥誌。

劉虞十萬人被兩三百人打得屁滾尿流,滿地找牙。公孫瓚乘勝追擊,竟然成功擒獲劉虞。

本來,公孫瓚即便勝利,也不敢擅自殺害劉虞。畢竟劉虞在幽州多年,名望極大。剛巧這時候,朝廷的欽差來到了幽州。欽差本來是到達幽州,對幽州牧劉虞進行封賞的,可是一進入幽州境內,就被公孫瓚控製起來。然後,公孫瓚以欽差駕臨,矯詔說劉虞謀反,以皇命殺掉劉虞一家。然後又矯詔任命自己擔任前將軍,正式接管幽州軍政大權。

劉虞本是漢末一位賢臣、忠臣。在漢末亂世,治理幽州,幾成一片樂土。當袁紹想要擁立劉虞稱帝,以對抗董卓挾持之漢獻帝時,劉虞堅決不從,並且以遠走匈奴威脅,表明心誌。可是,在亂世,在推行仁政的同時,也要講究武力,講究詭道。一味仁德,連自身都難保,更不要說保護百姓,捍衛朝廷了。(資料轉載至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