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已知容嬪意思,自己無所出,早年木婉儀生產之後,血崩歸天,留下一子三皇子慕容琮,被自己收為兒子。後被封為信王,信王成年以後,偏偏喜歡一些風花雪月的事。
孟貴妃的兒子端王愚笨。偏偏這兩個身份最為尊貴的皇子,都不得皇上歡心。除此之外,其它的皇子要麼身份卑微,要麼年幼,隻有寧王還說的過去。
皇後想到寧王,猛然看了容嬪一眼,卻是輕描淡寫的說道:“本宮覺得妹妹的寧王倒是很有出息。”
容嬪心中一顫,忙起身跪下,深情懇切的道:“寧王還小,什麼都不懂。我們母子多年來承蒙娘娘照撫,才有安身之處。妹妹一直對娘娘感恩戴德,一直叮囑寧王,唯娘娘為尊,輔佐信王殿下,從未有過任何其它念頭。”
“那就好,你起來吧!寧王也該鍛煉鍛煉,不要像端王和信王一樣沒有出息,過了年,讓他跟隨魯將軍去邊疆幾年。”
容嬪心裏一陣疼痛,自己的兒子才十三歲啊!如何能夠忍受邊疆的苦寒?麵上卻是忍住悲痛,應了下來。卻聽到皇後開始念叨慕容靖天的身體狀況日益衰退的事。
容嬪穩了穩心神,言道:“聖上乃是當今天子,自有上天庇佑,定能福壽綿長,聽說昨兒個國師還給皇上送來一爐丹藥呢,皇上吃了精神都好了不少。隻是皇上的脾氣有些與往日不同了些。”
容嬪的話看似無關緊要,實則意有所指。自古‘伴君如伴虎’,夫妻多年,程鏡姝對這個皇帝夫君的心思依然捉摸不透,不然怎麼會有縱容皇子奪嫡的事端來。
哪個皇帝都想著自己能長命百歲,怎麼會真如皇上所說讓人各顯本事,自去爭搶帝位,這樣的皇帝的確是有,但絕對不會是當今的皇上才會有的。自從登基以來皇上便派人在民間尋訪長生不老之方,兩年前更是尋到一所謂的世外高人,皇上對他恩寵有加,一應財寶賞賜不提,國師的地位卻更是一年高似一年。
這一方麵追求長生不老,一方麵卻挑撥事端,讓皇子們奪嫡。這如何說的過去?
如今皇上已入天命之年,尚未有立儲的意思,皇上年紀愈發大了,滿朝文武人心惶惶,沒有儲君的弊端漸漸顯露出來了,這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吧。
或者,是因為嶽靈雲那個賤人!
這樣一想,皇後竟是出了一身冷汗,皇上不可捉摸的心機,明明是處處對嶽靈雲示好,才對那個先皇的遺孤示恩,讓自己的兒子們相互廝殺,這不是要天下打亂嗎?
皇後蹙眉問道: “容嬪,你看看琮兒這孩子有沒有可能被立為太子?”
“信王自然是個好的,雖不是娘娘所出,但也是娘娘膝下長大的,娘娘一向對信王殿下嚴苛,才有些生疏了母子情分。不過娘娘且放寬心,信王是個孝順的,自然會明白娘娘的苦心。”
“隻是他那生母......”皇後不由自主的覺得心裏一陣恐慌。
“娘娘多慮了,當年木婉儀娘娘為皇上延綿子嗣,婉儀歸天,皇恩浩蕩,追封皇貴妃,全其體麵,又將信王寄在娘娘膝下,信王跟娘娘母子情深,實在不必過於憂慮。”容嬪不愧是皇後的解語花,三言兩語便將皇後的憂慮盡去了。
皇後點點頭,人也顯得精神了些。
“最近學了一種新發髻,很合娘娘端莊的氣質,娘娘若是不嫌棄,妹妹願意給娘娘梳頭,一會兒皇上就該過來了。”見皇後心結已解,容嬪趕忙提醒道。
“你不說哀家倒是忘了,今兒是十五,快......”一聽皇上就要來了,便是連最後一點不快也沒有了。
到底是上位者,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且不說因皇上的一句話,這後宮,這朝廷要發生怎樣的變化,終究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天......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