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發明新機(1 / 2)

第二天周老板與李斌探討紡織機的事,他想了一晚也沒想通,難道王爺自己會改紡織機?開什麼玩笑,王爺身份高貴,這種奇技淫巧之術,百工末流,怎會入他法眼,但看李斌真心實意又不敢拒絕。“王爺、這世上真有比我的機子還快的嗎?”

李斌笑了,英國人卡特萊特在十八世紀發明了“自動織布機”從此改變了紡織業廣大前景,何不在中國提前一個世紀發明出此機,讓中國的紡織品銷售到世界各地,使中國的資本家得到原始積累,盡快進入工業化資本主義社會。

“周老板、機子當然有,但後來的程序不知道你是否能承受?一要有大批的銀子采購蠶絲、購買設備、擴建廠房。二需要上千甚至上萬名技工來操作。三要開發海外市場,把我們的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

“啊、這麼大手筆我可沒這本事?再說也沒有銀子,還請王爺指點迷津。”

明朝明間已有股份製度,但不明朗隻是暗中進行,叫法也不一。就說“我看可以采用股東製,以你為首,我也參一股,集紡織業精英組成,盛澤鎮所有商家歸入囊中,集成一體,統一采購、生產、銷售,這樣才能做大做強,立不敗之地。”

“他們不幹怎麼辦?”

“當然不能勉強,全憑自願,假如你一家成了規模,自然成本也會降低,到時壓價在內地銷售看他們能受的了,生產不下去,正好是你收購他們的時候,到時還不是你說的算。”

“王爺高見,不想商家之道王爺如何知曉,但最終還是要王爺能弄出快機子來。”

李斌帶著一個紡織機回到皇宮,令宮中太監、宮女們驚奇,有的宮女家鄉就有當眾紡起來。知府衙門聽說此事紛紛來觀看,對李斌要改機子的事,議論紛紛:有的認為王爺乃金貴之身,雖然現在興商,也不需親自動手。有的認為王爺此舉正是想改變舊習,農商同工,讓人們思想逐漸轉變過來。

柳如是真的從錢謙益哪裏找來王禎的《王禎農書》全套,讓李斌大喜,令一道長拿給印刷商多印些防止流失。見李斌正經八百的用尺子、量具、炭筆畫圖,就問:“王爺、你還真的要改機子?我還以為是說著玩呢,王爺這本事難道也是太上老君所授?”

李斌故意朝兩邊看看:“姑娘怎麼又說此話?當然了、本王的本事還多者呢,以後自然會知,現在隻是小露一手,姑娘看用毛筆畫線可能畫這麼直嗎?”

“毛筆確有不妥,容易泛出不規整,倒不如你用的筆,可教妾身用用如何?”

“正有此意,我發明的筆教炭筆,在書法中叫硬筆,西方洋人都用此筆,書寫方便、攜帶也方便不用帶墨汁,你可學學用它做素描最好。”

“這個叫法倒為貼切,相對軟筆就是毛筆了,何為素描呢?”

李斌知道又脫口說錯話了,拿了張白紙用炭筆畫了一個柳如是的素描,雖然他畫畫不行,但基本形象畫出來了,有幾分相像。說“這就叫素描。”

“哎呀、這筆還有如此妙用,用來做丹青的底圖最好不過了,怪不得叫素描,妾懂了。”李斌有時借機摸摸手,柳如是隻是偷笑不語,待進一步時卻遭到拒絕,弄李斌很難受,恨透了古人的明媒正娶那一套。

李斌則教她照物體畫三視圖,即俯視圖、側麵圖、正麵圖、來顯示物體的形狀。紡織機都是木質品,容易變形,李斌則采用轉軸部分鐵質其他部分木質結合。現在紡織機都是墜紡不方便,經常掉線,速度慢;李斌采用駝紡加快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