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想見尊師,自然沒問題,到時我等引路了王爺心願。”
他們下山雖然有秦良玉的麵子,也尊師傅囑托:時下道教日趨凋零,有攝政王的支持,可以再興道教之風氣,發揚光大,延續道教的流行。
這日耿直前來:“王爺、知府夫人傳來消息,在書房暗格發現知府往來賬目,她也不敢細看不知是否確實。錢財不知藏在何處?卻發現知府經常往院內假山跑,而且是半夜三更。”
“什麼都不確定怎麼抓人,萬一進府一無所獲如何收場?你辦案多年此類案件如何破法?”
“我們過去辦案一般有點風吹草動,先抓人再說,一頓板子夾棍什麼都招了。”
“此風不可長,重在證據。你們是否有冤假錯案或堅決不招被打死的事情。”
“這事經常有,有的受不住亂咬亂說,可我看知府文弱書生斷經不起拷問,一準招來。”
“破案不是根本目的,重在警示後人,以此為戒。屈打成招一開,以後冤假錯案成堆,得不償失,你們代表國家法度,最後人們怨氣歸罪於朝廷,造成社會不安,人心混亂,我朝何於安享千年。你要警告手下注意,寧可不破案,也不能開此風氣,此事我來想辦法,你就隻等抓人。”
一個風高月黑之夜,一條身影出現在知府城牆上,一個躍身跳下,淹沒在院內樹叢中,不一會出現在花園假山旁,透過微弱的月光才看清正是李斌護衛,三個道長之一,在假山周圍尋找著,一個時辰過去,二個時辰過去,終於觸摸到一個石塊,假山一道門慢慢開啟。
護衛回來:“王爺、假山確有暗道,裏麵藏著幾十箱銀子。”
“好、耿直你們今夜先秘密把其他人抓起來,然後隨我去知府走一遭,為防止他狗急跳牆,擒賊先擒王,控製住顧成輝再作計較。”
第二天一大早知府顧成輝樓著王優伶睡的正香,被一陣敲門聲叫醒。“老爺、快些起來,攝政王造訪。”
顧成輝急忙起身,王優伶幫他穿衣服,眼中含著愧色,一邊係著紐扣,一邊說:“請老爺保重。”
顧成輝笑著說:“老爺我好著呢,有什麼保重的,隻是你昨晚風騷勁,讓我有些疲憊,今日無事休息好了晚上再戰。”邊說邊捏她的下巴。
王優伶一把打開手說:“別鬧了,王爺還等著呢。”看見顧成輝轉身離去,一股熱淚湧出,泣不成聲。
“攝政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請恕罪。”顧成輝彎腰行禮,身子還未立起來就被上來兩人反手負搏,五花大綁。
“這是為何?”
“那就要問你了,山西糧食豐收,瞞報事實,上繳少部分給朝廷,多數被你賣掉中飽私囊,可曾想過有此一舉?”
“這是栽贓陷害,本府兢兢業業,造福於山西百姓,繁榮景象天地可鑒,何來貪汙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