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不敢,吳兄在南隸身負要職怎會跑到濟南城,不是專門來誇我的吧。”
“哈哈哈,正是,不過順便請李兄棄暗投明,重歸舊主,你我又可同僚一場,新皇授予老兄戶部尚書一職。”
李攀龍心中忐忑,張口就給他一個戶部尚書,想起崇禎年間,自己性格耿直,不同流合汙,奸臣陷害,入獄幾年,屢次遭貶,得不到重用,今日卻如此易事,便問道:“新皇這次攻略北方,出多少兵馬,是何武器?”
吳國倫為了拉攏他說:“新皇出兵馬二十萬,全是最新的刀箭,準備攻下山東後直搗北京,重整河山。”
李攀龍聽了納悶,什麼叫新刀箭,說來說去還是大刀長矛加弓箭,二十萬人馬夠個屁,攝政王若從河南調兵,最少30 萬兵馬加上火槍、火炮,你就是50萬也不夠啊。
心中大為沮喪,對他說:“吳兄可知原遼東兵馬的實力?”
“不知”
“唉、難怪你會說重整河山的話,卻不知遼東火炮的威力,那種炮鋪天蓋地,沾者即亡,如今濟南兵馬雖不足,但王爺調兵前來,新皇二十萬兵馬毀滅旦夕之間。”
“李兄莫非怕了遼王,什麼火炮他也不能變出花來,還能擋住我二十萬大軍,老兄從前可不是怕事之人。”
“你也不用激我,熊大人早已把戰事報於朝廷,相信王爺即會派兵前來,你速回去勸新皇退兵吧,否則即將大難臨頭。”吳國倫會見李攀龍一事,早已由碩鼠司一封密信發到李斌手裏。
黃得功率南明軍隊終於打到濟南城,熊庭弼派五千人馬前來支援,1萬對5萬還是兵力懸殊,知府李攀龍動員濟南百姓助戰,運石上城,燒開水,燒油鍋,抬彈藥,鼓勵軍民,隻有堅持幾天王爺會派兵救援,如果讓明軍攻下城池,濟南城將毀於一旦。
明軍大舉進攻,士兵抬著雲梯,城下站著弓箭手向城上射箭。濟南城上3千名火槍不斷射擊,百姓抬著石頭往下砸,開水、滾燙的油向城下澆,10門火炮朝明軍發射,打退了明軍七八次進攻,漸漸石頭砸完了;火油用完了;彈藥也打得差不多了;最後還是靠人拚。
濟南城上危急顯現,城頭之上殺聲震天,1萬中國士兵用刀劍拚殺,打退明軍幾次進攻後,兵力隻剩3千多人,早已筋疲力盡仍苦苦支撐,殺退明軍後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氣,站都站不起來。
李攀龍見此憂心忡忡,明軍再來次進攻濟南城即將告破,新皇繞不了他,就是不死李斌也不會放過他,反正都是一死,不如戰死沙場,想起自己寫的詩句:“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馬上看。”正好了卻從軍的夙願,帶著十幾個家丁走上濟南城頭。
明軍首領黃得功知道濟南城即將告破,派出全部人馬裝備攻城,士兵們呼喊著:“殺進濟南城,活捉李攀龍。金銀隨便拿,女人任意挑。”明軍最後3萬多人馬蜂擁著殺向濟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