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紅娘子迎敵(2 / 2)

張獻忠的這10萬人馬算是大西軍的精銳,大部分是起義時帶出來的兵。而紅娘子有2萬是原班人馬,其餘都是新兵,雙方一接觸,立判優劣,大西軍明顯占據優勢,壓著紅娘子步步後退,幸虧有兩翼的牽製,張獻中不敢使全力,否則紅娘子6萬人馬非崩潰不可。

李斌人馬在成都城北麵,接到消息倒是一喜,認為是消滅張獻中有生力量的好機會,帶著李如捂的五千人馬前來觀戰,站在遠處山坡上看到戰場的廝殺,大失所望,不利用火槍、火炮的優勢消滅一部分對方兵力,反而硬碰硬同大西軍死拚。

此時大西軍後軍雖遭到炮擊,但隻要中軍、前軍能殺退紅娘子,左右兩翼將被大西軍所吞噬,大敗不可避免。

李如悟看出不妙:“九弟、我帶五千人馬殺到大西軍背後,減輕紅將軍壓力。”

“不行、你沒看見他們是各自為戰,你上去挨自己人的炮炸,人數又少解決不了問題,等等看吧。”

戰場上鼓聲雷動,殺聲震天,都在苦苦支撐,畢竟大西軍人數占優,訓練精良,紅娘子的部隊有人開始逃跑,戰場上有一個跑,就會有一群人跑,將帶動全軍的崩潰。紅娘子也壓不住陣腳,掉頭向李如樟5萬大軍衝過來。

這下非同小可,隻要衝散了李如樟的隊形,全軍無論如何也阻擋不了大西軍的衝鋒,麵臨全軍覆滅的危險。李如樟作戰經驗豐富,讓士兵邊喊邊做動作讓他們朝兩邊跑,命令炮兵調整目標,管它炸不炸自己人,向大西軍前軍開炮,阻斷他們的進攻。

李斌觀察戰場知道局勢稍縱即逝,命令李如悟出擊,成不成隻能碰運氣,反正已經亂成一鍋粥了。李如樟命令部隊讓開一條路,其餘的來者不管是誰都斬於馬下,這一措施倒救了大軍,挽於頹勢,變被動為主動。

中間一退,兩邊的壓力頓增,高夫人靠著5千支火槍和2萬刀牌手的配合,邊打邊退倒可支撐;而秦良玉人數較少,隻有2千白杆兵和1萬多人馬抵擋,非常吃力,幸而張獻忠盯著紅娘子不放,緊追不舍,跟秦良玉廝殺的投入不多,才使秦良玉隊伍沒崩潰。

李如樟見紅娘子大部分人馬過去,命令開始衝鋒,號角吹響,部隊才為之一振,1萬鞍山老兵一馬當先,率先發起攻擊,隻聽見嘁哩喀喳,大西兵的戰刀被砍成兩截,頓時被鞍山兵的氣勢所驚倒,大西兵被迫停止了腳步。

就是這一擊使戰局逆轉,李如樟的4萬步兵殺到,紅娘子率部返回,重新殺回戰場,背後的李如捂也趕到,一時間大西軍四麵受攻。

孫可望本來在後軍,急忙跑到中軍:“父皇、我們腹背受敵,他們炮火厲害,前麵很難有成效,後麵敵軍不多,迅速殺回城裏布防還來的及,晚了就會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