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進北京城(1 / 2)

劉中敏不愧是義軍大將,帶著手下1000多人左突右闖,在前麵為李自成開道,殺開一條血路,衝出包圍後劉中敏說:“陛下快走,我來斷後。”

李自成這時候也顧不上麵子和客氣,策馬朝山西方向逃串。劉中敏本來就有傷,剛剛衝殺又添了新傷,鮮血直流,顧不得包紮與遼兵廝殺,遼兵追兵已到把劉中敏等義軍包圍起來,劉中敏連殺遼兵十幾人,力盡刀脫被砍殺身亡。

李如梅打掃戰場,並沒追李自成,反正大順軍的輜重全留下了,斬殺了義軍大將劉中敏,完成了李斌交代的任務。按照部署押輜重回京城,整裝部隊,等步兵到後進發山西。

李斌則率第一軍團來到北京城下,周延儒帶眾官員出城迎接;“拜見駙馬爺、拜見君主,遼王解北京城於危難之中,在下替京城百姓謝遼王一片忠心。”

李斌心想老不死的給老子下套呢,大明朝名存實亡,還想守著舊製過日子,事情還得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也不急於申辯。命令部隊在城外紮營,率五千士兵、王虎、李岩、熊庭弼、裴文中、吳三貴攜君主入城。

市民被大順軍整怕了,家家閉門,街道上冷冷清清,李斌走進紫禁城,皇宮依舊,物是人非,金鑾殿上李斌想起自己第一次見萬曆,嚇得渾身發抖。殿堂之上的龍椅暫時還不能坐。

“老謝、拿把椅子來,我就坐大堂之上。”

君主去了後宮,眾百官站立兩旁雙手作揖齊呼:“拜見王爺。”

李斌揮揮手說:“現在任命裴文中為首輔,周閣老為副輔,恢複六部,首先治理城鎮各郡,賑災饑民,恢複農耕,興農興商,取消不合理的稅收,受災地區免稅三年。取消科舉中“八古文”等恢複常態後再立考題。釋放除刑事犯罪的所有在押人員。”

周延儒站出來說:“王爺、現在首要事情是找到太子,立太子為君,立國家之本,群臣方可安心。”

李斌看看他說:“周閣老、你說君重要還是民重要。”

荀子曰:“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種學說從小就學,誰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周延儒明白這個道理,往往忠君思想戰勝忠民,回答這個問題有些難度。

“自然是民重要,但國家不能沒有君王,無論官員、百姓心中要有個寄托和希望。”

李斌沒想到迂腐的周延儒能說出這樣的話,把他也逼到牆角,毫無退路。說道:“周閣老說的好,君王自然會有,但大明朝已經不複存在,改朝換代已成必然,讓誰當皇帝以後再說,如果各位臣工不願意幹,請自便,我們要做的是讓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恢複生產,以後再說以後的事。”

眾官員知道李斌有野心,當場走了三分之一。周延儒也提出辭職,李斌明白有他在裴文中的工作會受阻,同意他辭職,宣布散朝。派人把陳新甲從監獄放出來。

陳新甲跪在地上說:“拜見王爺,臣願跟隨王爺建功立業。”

李斌命他為吏部尚書,整治官場,防止貪汙受賄,官僚腐敗,推薦一批年輕的,有真才實學的人充實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