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搖搖頭說:“以貧憎之見,大順軍應停止進攻北京,暫避山區之中,調集二十萬大軍前來,或退回長安,鞏固占領地區發展壯大後方可進攻北京城,才是萬全之策。可惜憑你軍師之力,無法說服闖王和大臣們,而且你回去後千萬別說出,以免闖王不快,對你疑心。”
宋獻策十分佩服和尚的論斷,勸他出山,為大順朝建功立業,而且說李自成謙恭下士,必能以禮相待,言聽計從。
和尚正色道:“你不是讀書人嗎?曾為大明之臣,豈能身事二主?功名利祿,非我所求,貧憎出家,萬念俱灰,豈能重做馮婦?請軍師不要再說了。”
宋獻策昏頭昏腦回到營地,這一夜輾轉反側,寢席不安。第二天找到牛金星把和尚的話講給他聽,牛金星想了一會說:“和尚所言也是揣測,遼王來不來誰都不知道,再說眾人都盼望進京論功行賞,此時說起陛下斷然遷怒與你我。”
“如果事實如此豈不耽誤了大順朝基業?”
“我看和尚不懷好意,拖延時間,讓南方之師增援,盡君臣之義。你現在去找他,早逃之夭夭。”
宋獻策一想也是,心裏罵道;這個和尚用心險惡。
幾日後大順軍攻占居庸關留下1萬人馬守關,率八萬人馬進逼北京城,再也沒有什麼可阻擋的軍隊和險關,一馬平川。
北京外城由麻貴1萬多人把守,接到情報李自成大西軍已經離北京城30裏了,急忙進宮稟報。
崇禎問:“有多少兵馬?”
麻貴答到:“聲稱50萬大軍,我看最多二十萬。”
崇禎早已知道李自成大西軍東征,沒想到這麼快就到了北京城下,心裏罵:山西這幫廢物,要錢要糧一個比一個催的急,打起仗來都是飯桶,膽小鬼。自己也不想想缺糧少響誰給你賣命,當官的犯一點錯就要殺頭,被逼的唯有投降一途。
“各位愛卿有什麼上奏的嗎?”
首輔周延儒站出來道:“陛下、應立即調薊縣訓練新兵的總兵吳三貴入京勤王,速遣洪承疇、左良玉大軍前來護駕。”
有禦史站出來道:“不可,武人入京隻怕驅狼入虎,擁兵自重,皇上受挾,請皇上移駕到南隸建都,倚南方之兵剿滅反賊。”
兵部尚書陳新甲說:“皇上、禦史之言萬萬不可,河南、山東反賊遍布,南方之路凶險之極,遷都之事,乃關乎國運,軍隊士氣,江山社稷,不可妄聽。”
崇禎本來就是反複無常,毫無主見之人,各位大臣一人一言,沒有統一的思想,不知該聽誰的,隻好說:“讓朕想想,散朝。”回到寢宮問太監王化恩:“大伴、你說該聽誰的?”
“皇上、奴婢認為各有各的理,不如取其中,先讓湖廣兵馬北上,薊縣兵馬不動看看形勢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