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庭弼介紹赫圖阿拉情況;女真反抗武裝基本消滅,少數人跑到深山老林躲起來不足為懼,根據遼王的指示把女真遊獵民族改為農桑民族,我們在赫圖阿拉周圍開荒種地,這幾年農民都可以吃到自己種的糧食,得到女真人的擁戴,許多人還願意加入軍中,本來兵馬1萬多,現在已經超過2萬人。
李如梅介紹遼兵情況;遼東第二軍團目前有騎兵七萬、火槍4萬、刀牌手3萬、輔兵3萬總兵力達到十七萬人,火炮500門。雖然沒有真槍實戰,但訓練一天也沒放鬆,騎兵、步兵與火炮的配合已經十分熟練,請遼王視察。
李如鋅介紹水軍目前有戰船十艘,貨船60艘,造船廠加緊製造。兄弟倆向李斌提出水軍不過癮,想換成陸軍。李斌到那裏給他找人,正想叱喝他們,李岩湊過來說他弟弟李俊對水軍感興趣。李斌想也好,不願幹也幹不好,做個順水人情同意由李俊接替李如鋅、李如悟的職務,倆兄弟到第二軍團任職。
鑒於兩個軍團不平衡,把熊庭弼一部分人並入遼軍兵馬,李斌作了如下調整;第一軍團騎兵分為;有槍的4萬人,無槍的3萬人。火槍4萬,刀牌手、弓箭手2萬,輔兵1萬、火炮300門。總兵力15萬人由王虎為軍團長、李岩為副軍團長兼參事。
第二軍團騎兵分為;有槍5000人,無槍4萬人。火槍3萬人,刀牌手、弓箭手2萬,輔兵3萬,火炮400門。總兵力12萬5千人由李如梅為軍團長、汪錫、袁大朗為副軍團長。
事後李如梅說騎兵少了點,李斌笑道:“我知道,你看被拿走3萬騎兵不舒服,給你準備了三萬蒙古兵,不過這事你知我知就行了,千萬別說出去,這下兩個軍團都是15萬人馬,總兵力30萬,你看能不能殺出遼東,天下為我李家獨尊。”
李如梅眼睛一亮:“真的、我遼兵都是自願當兵,戰勝了蒙古、女真兩支勁旅,不知世上還有那支軍隊比我們厲害,我願替九弟打下天下,從此我李家為天下之主。”
裴文中最近思想鬥爭十分激烈;一方麵切身體會李斌給遼東百姓帶來好處,修水利、興農桑、軍隊建設,都是從自己口袋裏掏錢,起碼萬曆皇帝就做不到。李斌被授予遼王後隻在總兵府門前換了個牌子,並沒有大興土木建造王宮,出門也不講排場,平易近人,體恤下屬百姓,如果是皇帝當屬明主。
另一方麵從小接受的傳統教育,臣不侍二君的思想作崇,大明皇帝在他心目中很難末去,反賊一詞為曆朝曆代士大夫們所不嗤。以天下為己任,百姓、君王孰輕孰重一時難以割舍,心中萬般痛苦。
而在陝西長安大西皇宮內,李自成大發脾氣:“宋軍事、為什麼東征之事,還未落實?”
“陛下、大西剛剛建立,百廢待興,尤其糧草不足,雖擁兵50萬大多烏合之眾沒有訓練,不足討伐北京城明軍,目前隻夠二十萬部隊的糧草。”
“二十萬人夠了,大西軍聲威在外,大明軍隊已成土崩瓦解之勢,不堪一擊,朕親征燕地,在北京舉行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