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兵見日軍騎兵進入包圍圈,突然發難日騎兵一個個掉下馬,遼兵分批開槍並不想一下全殲日軍,這也是李斌交代好的,前麵的日騎兵被殲,後麵的騎兵見形勢不妙調頭就跑,有一百多人跑回了日軍陣營。
日軍將領根據騎兵的敘述;槍聲也不密集,判斷人數不多,組織了3萬步兵進攻,聽著槍聲好像人並不多,日軍上去一撥人死一撥人,就是攻不下前麵的陣地。李斌暗暗分批輸送火槍手上去,又分批開槍,表麵上人數不多,火力卻不弱,日軍3萬人攻了幾個時辰,死傷1萬多。
這次來的日軍將領小早川,按照日本軍部要求率八萬日軍,準備先打垮朝鮮軍隊,然後從後麵截斷鬆江的明軍的後路,兩麵夾擊一舉消滅在九州的全部外來軍隊。受到阻擊判斷不出是朝鮮軍隊還是明軍,按道理朝鮮軍隊沒有這麼強的火力,明軍的部隊又顯的太弱,很可能是明朝支援朝鮮軍隊的武器。
根據這個判斷,小早川軍團長下令全線進攻,把2千騎兵也派上戰場,想一舉催垮前麵陣地,殺光朝鮮人。呼啦一下6萬多日軍潮水般湧來,日軍2000名騎兵在500米時突然加速,爬在地上的遼兵都感到土地的震動,精神壓力徒增,如果不是大部分是李斌救下的蒙古奴隸,恐怕早嚇的逃跑了。
2000名騎兵衝過來,李斌仍然不準備動用炮兵,派出2萬火槍手阻擊,這樣就冒了極大危險,有可能被日騎兵衝垮隊伍,因為騎兵速度太快,就看士兵的堅強意誌了。李斌果斷地站在了士兵身後,嚇的李岩想拉李斌回來,被李斌用眼神製止,他也知道李斌這樣做是對的,暗暗佩服李斌的膽量和智慧。
日軍2000騎兵衝到離陣地100米時,遼兵火槍開火了,日軍騎兵不斷落下馬來,卻依然擋不住馬的慣性,漸漸離李斌越來越近,有五六匹馬轉眼衝到眼前,李岩也抽出寶刀護衛在李斌身邊,葛大彪挺身而出,揮舞特大號狼牙棒一棒連人帶馬把日軍掀翻在地,謝長順順手一刀殺死倭寇。
葛大彪又去迎擊另一個倭寇,這時從側麵衝出一匹馬向李斌揮舞著戰刀,李岩正要用刀阻擋,李斌手臂一揮“砰”日軍落下馬。四麵遼兵圍上來,一陣排槍把衝上來的騎兵消滅,幸虧日軍騎兵人數不多。
後麵的日軍步兵看到前麵險象環生,打的這麼艱難,判定對方兵力不足,大踏步向前衝,最前麵距離500米時,遼兵150門火炮發威了,謝爾彈大部分在空中爆炸,分別在日軍1000米、800米、500米處爆炸,成堆的日軍倒地,沒有命令日軍不會撤退,繼續向前衝。
德川家康是個精明的統治者,知道軍隊對國家的重要性,早就從濠江買了紅衣大炮80門,弗朗機炮200門,在鬆江地區放了50門,因太笨重這次沒有帶來,弗朗機炮帶了100門,但射程太近,還沒到位就遭到打擊,關鍵的是按日軍將領的理念;火炮放一輪後最少需要十五分鍾才能放第二輪。
誰知1分鍾過後,又一輪炮火砸下來,把日軍搞蒙了,對方有多少門炮?幾分鍾時間砸下好幾輪炮彈,看著一群群士兵倒下,日軍受不了,吹起撤退的號角。可人跑的再快也趕不上炮彈快,被炸的七零八落,趁你病要你命,李斌下達騎兵衝鋒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