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壤內先安外(1 / 2)

出兵日本:一是了卻李斌個人對日本民族的心結。二是為錢財而來,雖然搶了福王、努爾哈赤的錢,但要為今後全國的發展作準備,還遠遠不夠。三是解決後顧之憂,免的他們在前方打仗,日本在後麵搗亂。

這一天李斌來到朝鮮國王李訟的皇宮:“陛下、遼東太小,關內又不敢進,隻有到你的地盤轉轉拉。”

“李大人別開玩笑了,朝鮮彈丸小國,貧無立錐之地,你不會如此小氣吧。”

“不要也行,但要借我個地方怎麼樣?”

“哪裏?”

“釜山”

“啊,你又要打日本,好事是好事,能不能給我分杯羹?我也出一部分兵。”

“你不怕他報複你?”

“我也想通了,不管我怎麼做,小日本該打我還是要來,正好借你的光,發點小財,增強國力,朝鮮太窮了,你放心我的兵一切聽你指揮。”

最後商量結果朝鮮出步兵八萬,水軍50艘船,借釜山為基地無限期使用,朝鮮派出一部分苦力隨軍到日本搬運東西。錢財問題比較敏感;李訟提出誰搶的歸誰,銀山的銀子他要三層。李斌基本上同意,心想到時老子不給你也沒辦法。

部隊陸續登上釜山,水軍全部到位,向釜山朝鮮人了解日本的情況,誰都不知道,近幾年雙方沒有來往,李斌把水軍都督李如鋅、李如悟、朝鮮水軍都督李舜臣的兒子李朝基叫來,命令他們沿日本九州海岸線巡視,發現日本水軍全部擊沉。

幾天後李如鋅前來報告,並沒有發現日本水軍,都是當地漁民的小漁船。李斌急忙召集王虎、程元、李岩商議;決定當晚登陸九州島。

這天夜裏,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梭,淡淡的月光灑向大海,遼軍、朝鮮軍總共100艘船,穿過日本海,登陸日本九州福岡港口,島上的日本人仍在睡眠中,遼東第一軍團迅速占領福岡地區,朝鮮軍八萬人分兵朝長崎開進。

此時的日本並未因李斌的幹涉,改變曆史的走向。正像中國40年代美國武力幹涉,支持國民黨打內戰,卻被共產黨打的一敗塗地,碰的頭破血流一樣。事物的本身內因起決定性因素,外因隻能起到輔助作用,美國強大的、最先進的武器,並不能決定一切。正如毛澤東所說:“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是人,不是武器。”

日本同樣如此;豐田秀吉的遺孀錠夫人,畢竟是個女人,沒有遠見卓識,兒子又小紈絝子弟,李斌的幹涉暫時取得勝利,根本控製不了局麵,事後被老奸巨猾的德川家康分化瓦解,用重金買通豐田秀吉的重臣石田三成,大部軍隊倒戈,錠夫人被逼自殺,沒用的兒子苟延殘喘,加上其他三家長老的支持,德川家族慢慢控製了局麵,掌握了日本的軍政大權。德川家康成為日本左大臣(丞相),跟曆史一樣進入德川幕府統治的時代。

福岡有日本駐軍五千多人,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遭到王虎帶著2萬騎兵的攻擊,日軍還是老式火繩槍,速度太慢,沒放幾槍就被遼兵打的人仰馬翻,四處潰逃,四周的遼兵早已埋伏好,五千日軍全被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