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火從心起,給我來這一套,一腳踢翻黃金,掏出短銃一槍打死了一個蒙古使者說:“回去告訴你們王爺,一匹馬不能少,或者送出6萬蒙古人,否則我們就進城大開殺戒。”
福餘也知道碰上的不是善茬,不像其他明朝官員見利就貪,毫無大局觀念,心慈手軟之人。親自到李斌帳下登門道歉,對李如鬆將軍的殉難表示遺憾,送出2萬匹馬,又原送500兩黃金,並提出要求,請李斌保護他們左翼蒙古人的安全。
李斌知道他怕蒙古右翼吞並他們,答應隻要他們能守住城,他肯定派兵增援,李斌也不想讓蒙古右翼獨大。他又提出購買火器特別是大炮請求被李斌拒絕。李斌可沒這麼傻,大炮賣給他不等於賣給努爾哈赤了麼。
來時都是步兵,回去全變騎兵了,後麵跟著一大群牛、馬、羊士兵全改行放牧,茫茫草原,好一幅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
李如梅邊走邊說:“九弟幾年不見,變化如此之大,當初大哥跟爹娘說起你的事,我還半信半疑,現在徹底相信了,哥哥我自愧不如。”
“兄弟之間怎麼還談這個,你是不是認為要蒙古人的東西太狠了,你可知道爹爹年事已高,大哥遇難,李家之難還沒完。遼東的局勢不容樂觀,如果有一天倭寇進犯,女真與蒙古聯合同時夾攻我遼東,你可有把握立足遼東?到時戰事不利,朝中大臣彈劾,我李家將滅頂之災。”
“啊,情況如此嚴重,這麼多年我李家立下汗馬功勞,朝廷不會說翻臉就翻臉吧。”
“現在當然不會,可皇帝會死的,換一個皇帝隨便聽了哪一個太監、大臣的話,說李家暗助女真,你說該如何?”
“你怎麼知道李家暗助女真之事。”
“你以為你們做的秘密,其實路人皆知,朝廷上大臣早有奏疏彈劾,現在的皇帝不願管而已,以後難說啊。”
彰武城上眾官員奇怪的看著過來的明軍,其中有個鴨嗓子說:“雜家看駙馬爺改放牧了。”
眾官員出城迎接李斌,個個抱拳“恭喜大人、恭喜大人。”李斌正納悶,身後傳來:“遼東副總兵李如道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李如鬆忠勇過人,戰場遇難,實國家棟梁,追封忠勇伯。皇恩浩蕩,副總兵李如道以少勝多,解彰武之圍,著升遼東總兵。欽此。”
萬曆皇帝借李斌出兵解難之機,大筆一揮,內閣大臣毫無辦法,反正都是他們李家之人,給誰都差不了多少。對於李斌來說大大不同,一手可以掌握遼東的政權,乘機發展勢力擴大軍隊,帶來之便。
念必太監問李斌:“如此大捷,總兵大人為何草草敘之?”
“唉、公公你也知道朝中大臣對我李家猜忌甚多,大勝的麻煩比小勝多,所以請公公告之皇上即可,切不可讓大臣們知道。”李斌一揮手送上十兩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