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晉商八大家的覆滅(2 / 2)

李斌是現代人,對古人貞節看的不重,對她的才藝挺欣賞,在現代也算明星。李斌出現在會館時女子笑容滿麵行禮道:“不知是大人到來,請恕小女子怠慢之罪。”李斌也不多話兩人行起苟合之事,李斌曾禦女無數,經驗老道,一張一弛掌握恰到好處,奇怪反應並不激烈,表麵看似風騷的風月女人並不見的是真的風騷。

事畢後優伶嬌氣楚楚說:“大人可是風月老手,小女子怎麼感覺異樣?挺舒服的。”李斌才明白她跟本就不知道什麼是高潮,大海裏醃鹹菜-白費勁。嚐到了甜頭她摟著李斌脖子說:“大人如果能把奴家脫籍到府上做妾,甘願終身侍奉大人。”

明朝戶籍製度很嚴格,分軍籍、民籍、樂籍等像她屬於樂籍低於軍籍、民籍是明朝的最下等人,子女沒有資格考科舉,連上學的資格都沒有。樂籍的女人嫁到民籍中要受到人們的排斥和責難。有個著名小說,馮夢龍寫的《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最後把杜十娘賣掉也是出於這方麵考慮,是當時社會真實的寫照。

李斌雖然是現代人沒有那麼多顧慮,但社會現實一些道德標準要遵守,家裏還有兩個母老虎他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李斌風流快活時,北京城皇宮內,內閣大臣掀起軒然大波;寧夏蒙古人叛亂,已經占領了寧夏城。內閣票擬出兵平叛,這次得到司禮監、皇上一致同意,但誰來帶兵又吵的不可開交。

明朝的軍隊製度是每次有大戰時由兵部臨時派主將,召集各部軍隊彙集;同時司禮監派出監軍,戰爭結束後各回原處。明朝後期一般是進士出身文人主將,武人上戰場殺敵各有分工,弊病也很明顯。

兵部推薦兵部侍郎揚鎬帶兵出征,因為楊鎬是進士、大學士。皇上卻力主李如鬆,司禮監跟隨。內閣票擬李如鬆在山西有貪銀行為被皇上罵了一通,人家把山西欠的軍餉都替你們交了,又立了大功,貪點錢財也是應該的,畢竟要養這麼多人。

內閣看行不通又變換一個理由;說李家在遼東戍邊多年獨霸一方,勢力不容小視,再加上一個李如鬆勢力擴大怕尾大甩不掉成後顧之憂。皇上大罵亂臣賊子,別人還沒這意思要造反,你們這是要鼓動別人造反。

內閣又出個主意說李成梁是朝鮮族人,不是漢人非族不可信。司禮監票擬出來,雖說李成梁祖上是朝鮮人,但已經入漢籍60年了,戰功無數,替大明守邊疆多年居功至偉。

皇上不耐煩了英明一回,力排眾議,堅決推舉李如鬆為主將。郡主擔心到皇上金鑾殿說:“皇兄你調李如鬆入寧夏,就讓李如道在山西主政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