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大霧退敵(1 / 2)

山西朔州是麵對蒙古邊境最近的城市,有五萬軍隊在此駐守遊擊將軍張仁哲任都指揮使。這一天手下來報:總兵李如鬆突現大營,查人員數量,正在點名,請將軍速回營。張仁哲心裏打鼓多少年太平無事,軍備懈怠無所事事,待遇又不好所以逃亡很多,他也睜隻眼閉隻眼,逃走更好,朝廷下來的軍餉裝入自己口袋。

張仁哲憂心忡忡走進大營,李如鬆已經點完名拿著花名冊,張仁哲“撲通”跪倒在地,“大人、請看在老夫戍邊多年,饒我一命。”其實誰都清楚,軍隊中那個不吃空餉,李如鬆自己也幹過,但這是潛規則,不能拿到明麵上。

李斌站在李如鬆身邊也調查了他,為人還算不錯,士兵大多聽他的,治兵有一套,剛剛上位不能樹敵太多,就用手捅捅李如鬆,最後退還所有空餉銀兩,保留原職,待罪立功。接著又清查所有軍營大多都有此類現象,有的甚至還克扣士兵糧餉被李如鬆殺了五人。

李如鬆和李斌帶著汪錫一行三十多人,沿蒙古邊境視察各個衛所,哨墩情況。明朝軍隊是世襲製度,子承父業,衛所是軍隊的基本單位,分布在各村鎮,半農半軍的性質;平時務農有戰事再集中,相當民兵;哨墩是邊關要塞,用來敵人來犯報警作用,所以人煙稀少距離較遠有的在幾十裏到上百裏。

這一天清晨他們馳騁在綠油油的草原之上,要到最遠的哨墩視察,繞過一座山峰走了七八裏迎麵碰見一隻500人蒙古部隊,眾人急忙刹住馬匹,不知如何是好,李如鬆沉著冷靜命令大家下馬裝作溜馬,不要有大的舉動。

這是一隻準備到明朝搶劫的隊伍,前方哨墩因幾天下雨柴火潮濕點不著,無法點燃烽火台,看著蒙古軍前來躲在哨所中沒辦法,可害了李斌他們。這時候要是逃跑一來蒙古馬速度快,二來蒙古一般是一人二騎輪流騎,李斌他們肯定凶多吉少。

蒙古人看到對方毫不懼怕,三三兩兩坐著,有的溜馬,認為必有伏兵也不敢動,雙方就這樣相持。如果是步兵李斌倒不怕,他訓練的火器手完全可以對付,可騎兵沒等你開第二槍早衝過來了。李如鬆表麵若無其事心裏也暗暗著急,時間久了必出破綻。“九弟實在不行,你帶家丁先走,我抵擋一陣給你爭取些時間。”

李斌連連搖頭剛剛有點慌了神,突然想起他的小把戲來。“大哥小弟怎能一人貪生,不過我要施點法術,你們趁機後撤,不要管我成與不成隻有賭一把。”

李如鬆厄然看著他不知道他要幹什麼?李斌已經躍馬而上朝蒙古兵奔去;汪錫和家丁們都傻了,也不敢喊眼錚錚看著李斌走遠了。

李斌跑到離蒙古兵一箭之遠後,調橫馬頭沿直線一邊奔走,一邊揮舞手臂,手裏一些東西撒落,頃刻間李斌走過的草原上大霧蒸騰,好似一堵雲牆升起,把蒙古軍和明軍分割兩處。

眾將士們都看傻了一個個目瞪口呆,李如鬆想起李斌的話急忙命令後撤,汪錫和幾個家丁也無奈隨部隊後撤。李斌看效果不錯也調轉馬頭往回跑邊一路撒出,身後大霧彌漫,原來李斌撒出的是早已準備好騙人的芒硝和飛羅粉研成的細末,他的原理是草叢必須有露水和即幹的雨水,遇芒硝和飛羅粉造成氣化產生大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