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的一腔熱血在萬曆看來不過小孩的胡鬧,整治吏治那有那麼簡單,他可不想惹大臣們的不快。鄭貴妃每天的枕頭風催促他立三皇子為太子的事還沒解決,這吏治他是不願碰。後來的史學家們都說:明朝的滅亡是由很多偶然因素組成造成必然的結果。明朝也有很多機遇是可以迎頭趕上,站在世界的先進行列,可往往被錯過,李斌的出現和建議可以說是小小的機遇,卻被萬曆和內閣所扼殺。
以內閣為代表的首輔申時行對李斌的態度中肯,忠於職守加以肯定,可是讓他出銀子,觸動了他的神經,200多年來又無大戰事,製造這麼多火器幹什麼?就是瘋狂的倭寇還不是被戚繼光的大刀長矛嚇的不敢再來了。最後萬曆和內閣責成工部給李斌下個帖子;說他盡職盡責,為民為國,變革之事可由他相機處置,不宜大動幹戈,至於錢兩工部無此開支,現無戰事,少量生產即可。
李斌一看知道憑一己之力扭轉乾坤萬萬不能,下令設一個質量監督員,按照他做的槍標準,嚴格檢查如有不合格,扣發工錢,其他無任何理由扣發工錢,先做100杆再說。他沒事則下去轉轉看看進度和質量,別無它事。
這一天汪錫和吳大朗跑到他這,李斌感到詫異這兩人沒事不會到他坐班的地方。看到吳大朗愁容滿麵,萎靡不振的樣子。“大朗,最近過的不舒坦?還是看中那家姑娘沒得逞?”
“唉、我中了‘炸火囤’。”
“何為‘炸火囤’?”
原來吳大朗閑來無事,常到街上瞎逛,有一天突然從樓上落下一個廣柑皮砸到腦袋上,他正要發火抬頭一看從窗戶中探出一個花容玉貌的小娘子,衝他嫣然一笑掩窗離去,看的他心裏癢癢,忙問樓下的小二;“樓上住的何許人也?”小二說是一商人妻子,丈夫常年出門經商,隻留小娘子一人在家,然後指著過去的小姑娘說:“這是那家主人的丫鬟,你問他便知。”
吳大朗也是色心使然追上丫鬟,軟磨硬泡說要請他家娘子下來吃酒。丫鬟堅決不許說不相識,又不是故人,何來吃酒一說,弄的他無法掏出二兩銀子說是給他買胭脂錢才算鬆口,答應試試。
吳大朗每天跑來尋摸,終於又碰上丫鬟,說娘子答應陪他吃酒,以來道歉但僅於此,別無它意,吳大朗滿口答應。事情就是這樣有一就有二,吳大朗多次請小娘子吃酒下來,有一天說不能來了,怕婦道人家惹來閑話,對公子不利。吳大朗就說何不拿些酒菜到府上喝個痛快。小娘子開始不同意,經不住他軟磨硬泡勉強答應。
這樣吳大朗理所當然去了小娘家,酒過三巡,夜深人靜,月亮高掛,丫鬟也不知道跑哪去了,吳大朗借著酒膽抱住小娘子訴說相思之苦,山盟海誓一大堆,求解魚水之歡,小娘子欲拒還羞,嘴裏說不行,對不起自家官人,手上卻沒什麼行動。
吳大朗也是情場老手,知道有希望不由分說扒掉小娘子衣服,抱入床上脫掉自己衣衫,跨馬提槍準備直搗黃龍。就在這時突然房門被踢開,衝出一人:“好啊你倆幹的好事。”說完一把大刀架在吳大朗脖子上,嚇的他立馬收縮,長槍變短槍,現在陽痿沒陽痿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