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歐亞非的馬其頓征服者
(馬其頓公元前356~公元前323年)
幼獅正成長
公元前356年,亞曆山大在馬其頓首府派拉降生。
馬其頓王國出現了幾個聖明的國王,亞曆山大的父親菲力浦二世便是其中之一。
菲力浦二世是一個雄才大略的軍事領袖,他在即位以前,
曾經在當時最強的希臘城邦底比斯作人質。在那裏,他受益匪淺,不僅熟悉了希臘的形勢,並且從底比斯軍事家艾巴密朗達那裏學得了“方陣”戰術。他做了君主之後,便招募馬其頓的牧民和農民,仿照底比斯的軍事體製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這支軍隊是步兵與騎兵混合的縱隊,而當時希臘各邦尚未有騎兵。菲力浦同時著手改革了幣製,施行“雙金製”,銀本位幣與金本位幣並用。當時,銀幣雄霸希臘世界,金幣為波斯所采用,而菲力浦則使銀幣與金幣並行,降低了金幣的價格,極大地刺激了馬其頓經濟的發展。
最初,菲力浦率軍向東北開疆辟地,一直打到達達尼爾海峽和多瑙河下遊一帶,接著他便麾兵南下,來征服整個希臘。此時,重新成為希臘各邦雄長的雅典內部分裂成兩派,一派以雄辯家伊索克拉底為首,主張聯合馬其頓,重新發動全希臘對波斯的戰爭,以雪國恥,同時以戰爭來解救希臘,使其擺脫內部的貧困、經濟的危機和民氣的不振,走出衰亡的窮途。另一派以大演說家德漠斯提尼為首,堅決主張製止馬其頓的擴張,以保衛希臘各邦的獨立與自由。
公元前338年,菲力浦二世在喀羅尼亞一舉擊潰雅典與底比斯的聯軍,結束了希臘半島上城邦林立的局麵。此後,希臘諸邦雖然保持了其舊有的政治組織,但在軍事和外交上則須聽命於馬其頓。
喀羅尼亞一役舉足輕重,被視為馬其頓統一希臘半島之起點。而在此輝煌的戰果中,年輕的馬其頓王子亞曆山大功不可沒。這時他年僅18歲,率軍在左翼一舉擊潰了著名的底比斯神聖兵團,初次顯示了他傑出的軍事天賦和身先士卒、驍勇善戰的卓絕品質。
亞曆山大的母親是一位希臘城邦的公主,她性情剛烈,坦率直露。傳說菲力浦與這位公主奧林匹阿斯一見鍾情,不久即結為伉儷。
亞曆山大承襲了父母的諸多稟性。母親奧林匹阿斯性如烈火,耽於幻想,亞曆山大從她身上繼承了豐富瑰奇的想象力、神秘莫測和反複無常的惡劣脾氣。他一生正如其母,狂妄自大,唯我獨尊;父親菲力浦頭腦冷靜,講求實際,善於解決實際問題,且富有遠見卓識,亞曆山大也繼承了他父親的這些優點,而且表現的比其父更為出色。
亞曆山大幼時腿腳敏捷,善於奔跑,有人就問他是否願意在奧林匹克競技揚上較量一番,而目空一切的亞曆山大說:“是的,假如我的對手都是國王的話。”
還有一次,亞曆山大與父親在平川上試馬,有匹駿馬布斯法魯斯,性情極野,很難駕馭,無人敢騎,亞曆山大卻與父親打賭試騎。他奔向布斯法魯斯,扭住馬頭,飛身躍上馬背,策馬疾馳而去,驚得眾人瞪目結舌。當他以合乎規律的姿勢馳騁,繼而興高采烈地馳回時,人們不禁大聲呼喝,菲力浦高興得淚流滿麵。他親吻著兒子說:“我的孩子,去尋找一個配得上你自己的王國吧,馬其頓這個小水塘盛不下你啊!”
亞曆山大青少年時期的這些事跡都體現了他的機智勇敢,桀驁不馴,憑借這些品質,他足以成為一個偉大的君主。但亞曆山大更有超凡出眾之處,那就是他有探索新知的興趣,追求理想並付諸實現的熱情。一次遠征中,亞曆山大負責接待波斯使臣,他友善的態度和有節製的提問令使臣心悅誠服。他沒有詢問波斯帝國的新鮮事和波斯貴族的豪奢,而是問起該國道路的長度和波斯國王的用兵才能和膽略,詢問了波斯的政治體製和傳統,他知道自己需要知道什麼。這位使臣最後驚訝說:“這個孩子才真是一個偉大的君主,而我們的國王隻不過徒有錢財罷了。”
生於王族,亞曆山大無可避免地習染了不少宮廷環境的觀點和習慣。他熱愛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的阿喀琉斯是他崇拜的英雄,據說他睡覺時始終把荷馬史詩與劍置於枕下。他從師於亞裏士多德,受到良好的教育。亞裏士多德擔任亞曆山大的教師曆時數年,有三年時間二人朝夕相處。受亞裏士多德的熏陶,亞曆山大培養了廣泛的興趣,對醫學、自然現象、地理學以及珍稀植物等頗感興趣。他常說,他最尊崇的是亞裏士多德,他愛亞裏士多德甚於自己的父親,因為後者僅僅生育了他,而前者卻教會他怎樣做高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