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三年年,大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貞在水邊玩耍時突然落水,皇宮大亂,李世民大怒,重懲李貞身邊的太監宮女,責令太醫診治。太宗亦攜李貞生母燕妃探望,但李貞一直昏迷不醒,太醫也是毫無辦法。
寢室外,一個身著明黃龍袍身材頎長的中年來回走動,英俊的的臉龐上掛滿了憂慮,這個中年正是這個帝國的主人,當今天子李世民。他旁邊的美婦正是李貞的生母燕妃(現在應該還是賢妃,貞觀十八年才封的德妃),此時聽了李世民的詢問,也是滿臉擔心的看著太醫。
“怎麼樣,貞兒醒了沒有?”好不容易等到太醫出來,李世民急忙問道。
“啟稟陛下!”胡子一大把的太醫行了一禮說道:“殿下隻是稍感風寒並無無礙,待老臣開幾副藥吃了就好了。現在主要的問題是殿下一直昏迷不醒,牙關緊閉,無法喂藥。”
“那你說這些有什麼用?”剛開始李世民還滿臉歡喜,聽到後來卻恨不得踹死他,有你這麼糊弄人的嗎?
“皇上饒命。”太醫見皇帝生氣,立刻跪下請罪:“非是臣等不盡力,實在是臣等也不知殿下為何昏迷不醒啊。”
“你給我閉嘴,你就說你有什麼辦法救醒貞兒?”燕妃也顧不得形象,直接質問太醫。
太醫腦筋飛快的運轉,倒還真讓他想到一個人來:“臣曾聽聞民間有一位神醫名叫孫思邈,醫術直追華佗扁鵲,被民間稱為‘老神仙’。臣想若是能請到孫思邈孫老神仙,或許他有辦法也說不定?”
李世民尋思道:“孫思邈這個人我倒也聽說過,但是傳說此人行蹤不定,常出沒於深山老林之中,一時半刻如何尋找得到?”
太醫知道自己已經暫時沒有危險了,立刻保證道:“陛下放心,殿下隻是昏迷不醒,憑著臣等的本事,一年之內殿下是不會有問題的。若是陛下張貼皇榜尋找孫老神仙,時間完全來得及。”
李世民點頭道:“也隻能這麼辦了。愛妃,你在這裏陪著貞兒,朕去去就來。
“恭送皇上。”燕妃也知道這是最好的辦法。
李世民這邊剛發完尋找孫思邈的聖旨,就有內侍慌張的跑過來道:“陛下,八殿下醒了。”
“我......”後世有一個詞語能生動的表達李世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糾結。我這邊剛下完聖旨,你那邊就好了,你故意和我對著幹是吧?
皇帝的聖旨是不能追回的,此時李貞已經醒了,那這道聖旨就作廢了。但是也不能算是完全作廢,反而在後來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不管怎麼說,自己兒子醒了,李世民心中還是很高興的,從龍椅上站起來往李貞住處趕去。
太醫聽到漢王醒來,心中先是一喜,接著卻又把自己的心提了起來,心中不斷祈禱著,皇上千萬不要把聖旨發出去啊,不然自己罪過可就大了。他卻不知道報信的內侍和傳旨的人隻是前後腳,不過因為後來的事情他不但沒有被處罰,反而因禍得福,得了不少賞賜。
李世民來到李貞住處,看到李貞正坐在床上,身上紮了很多銀針,正一臉迷惑的四處張望。而燕妃正看著李貞默默垂淚。再看李貞的臉色,他雖然是剛剛清醒,但看他氣色,倒也不像是大病的樣子,心中暗鬆了一口氣,對燕妃的哭泣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雖然搞不懂什麼情況,但是李世民依舊將自己的歡喜壓在心地,作惱怒狀:“臭小子,你終於醒了,你知不知道你母妃有多擔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