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誰是梟雄(一)(2 / 2)

“孩兒謹遵父親之言……”近日已經習慣了父親的要求,薑瑞承諾著應承道。

離別終有時,哪怕不舍,然風蕭蕭中,待揮手,卻隻剩孤零零的薑麒尚在渡頭,久久不願離去。直到點點濺起的河水打濕衣襟,方才讓之挪動腳步。

邁步間,薑麒小兒之態,漸漸消失,隨之附身的道袍也被緩緩褪去,隨風飄入大河,不見蹤影。

就好比隨水遠去的道袍般,薑麒似乎是在與過去幾年告別。

當出的渡口,三個一直排開的健碩身影已經躍躍欲試,他們等著一天,太久了。在他們手中,胸甲、軍袍、寶劍,早已準備妥當。

很快勁裝著身,胸甲附體,待寶劍扣上腰間,薑麒終於回到了軍中時的樣貌。

好是欣慰,以前一直凶神惡煞的的典韋,竟然笑了,還很是會心。

“師傅我們去哪裏……”初生牛犢,當知道會留在洛陽後,薑成就興奮的很,此刻再見師傅久違的裝束,他更是激動。

“史阿!你哪裏有什麼情況嗎?”拍拍有些不適應的甲胄,翻身上馬間,薑麒沒有回答徒弟的問題,反而對著三人中最瘦小的史阿道。

“有兩處回稟,一是、虎牢關外,有一隊兩萬餘的漢軍將渡河,旗號為‘張’,從冀州來的。二是、有幾匹快馬從董卓駐地跑出,朝函穀而去。”近年來除了為薑麒收服四方俠士,便是為之探聽各種密事,史阿輕車熟路的遞上情報道。

“知道了,我們回烏堡……”情報內容不是太難理解,薑麒當即明白,隨後一提馬韁道。

薑家烏堡屹立多年,雖隻是一族之地,然隨著日子久了,漸漸周圍以形成集市之狀,依附於旁,討口活路的百姓比比皆是,每日不說人聲鼎沸,也是熱鬧異常。

可隨著天微微亮時,大小車架一去不複返,此刻雖以近正午,卻冷清得很,就連烏堡之上的旗幟,也是無精打采的垂於一旁。

見此異樣,烏堡四周依附討生活的商販自然奇怪,紛紛討論是否要去探聽一二。

隻是當一隊轟隆隆的高頭大馬從遠處而來,一切的好奇煙消雲散,比之養家糊口,那馬背上明晃晃的彎刀,更加能讓人望而卻步。

麵對紛紛而逃的百姓,很顯然在邊外野慣了的西涼大漢,很是興奮,就仿佛在野地戲弄羊羔一般。

不過這些個西涼漢子,隻能嚇唬嚇唬老實巴交的百姓而已,眼下那高大的烏堡城牆,卻一點都沒給他們麵子。一把把弩、弓更是在告警的銅鑼聲下,上弦、瞄準。

原本帶著數百騎兵而來,大有下馬威之意,可見薑家族兵著訓練有素,簇擁而來的董卓,卻又若有所思起來。

“並州牧、斄鄉侯董仲穎,請見易陽侯,請開門……”示威無果,當即在董卓的示意下,親兵報名道。

隻是著好是禮貌的報名聲傳出,回答他們的卻不是什麼好話:“什麼並州牧,什麼鄉侯,沒聽說過!哪裏來的莽漢,驚擾我家。”

“小孩……怎麼說話的,我家將軍乃是你家君侯故人,如今來訪,還不快快通傳。”這些年跟著董卓縱橫西涼,著親兵自然是眼高過頂,一看竟是個孩童在搭話,隨即嗬斥道。

“我家爹爹也是爾等想見就見的,再不滾蛋,放箭了……”不錯,正如薑麒所想,著不肯去西河的薑洛自己跑回了烏堡,如今大人皆不在,一聽有人來烏堡搗亂,生性膽大的她,當仁不讓的讓大家都聽她的。

“嘿!我說你個孩童……啊……”很顯然,不理解內情者,根本不在乎一個小孩之言,當即就要發火,隻是下一刻,迎接他的不在是言語,而是飛馳而來的弩箭。

弩箭飛出,雖未傷人,卻一箭擊散了來人發髻,箭頭劃過,更是留下一道血槽,慘叫隨即呼出。

“叫你嘴欠……”很是瀟灑的收起專屬手弩,薑洛不屑的冷冷看著抱頭鼠竄之大漢,那氣勢還真有父親薑麒之真傳。

隻是可惜,薑洛並沒有機會做出讓百官皆不敢之事,當數騎從官道奔來,一切誤會及解。

一見董卓,薑麒嘴角略微抖了抖,他未想數年不見,當初不過一邊將,眼下卻變成讓人望而卻步的梟雄之貌。

不過修身養性許久,哪怕不過才及冠,薑麒卻以是喜興不形於色。並未露出驚訝中,反而如同老友般熱情招呼。

當然一見薑麒,董卓也是驚訝不已,他沒想到當初桀驁不馴的麒麟將軍,變了,變得隨和,哪怕穿著武袍,卻沒有了原來的殺氣騰騰。

一漲一消間,二人即沒有了原來的從屬之感,並肩而行間,談笑甚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