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者習慣聽從命令,言聽計從一絲不苟。而為謀士者卻恰恰相反,他們更喜歡讓主上聽取自己的意見。
就如大將軍府主簿陳琳,當聽到何進命令後,他遲遲下不去筆:“將軍可考慮清楚,旨意一下,大軍入京,強者稱雄。這些個邊將領軍在外多年,人心難測,如若有人突然倒拿幹戈,授柄於人。可不但不能達到目的,恐怕還會引起混亂的!”
然,陳琳雖言陳厲害,何進卻認準了袁紹的建議,當即不容分說道:“老夫意以決,定無更改,然孔璋之意,老夫明白。如今詔外軍入京也是有備無患而已,隻要大軍不入京城,當無妨。擬令吧,召西涼前將軍董卓駐關中上林苑,府掾王匡領新軍回京,東郡太守橋瑁駐城皋,武猛都尉丁原駐孟津,騎都尉鮑信……”
“諾……”作為主簿許久,陳琳也清楚何進的脾氣,雖然心中還很是擔心,然卻不得不落筆下詔。
很快雪花般的朝令,隨著快馬奔向大漢各郡。不久一支支裝備精良的大漢精銳之師,摒棄四處的烽煙,前赴後繼而來。
其中最積極的,摸過於如今的西涼第一軍閥,董卓、董仲穎。號稱二十萬精銳隨時為大將軍服務。
可著董卓是積極響應了,但朝中文武卻沒有多少歡迎他的。不說惶惶不安中的閹宦,就是大將軍府幕僚,都沒有多少高興的,其中最早的莫過於一向愛與何進提意見的,曹操、曹孟德。
當日一聽何進傳出的命令,曹操便不顧及其麵,當著幕僚道:“大將軍如今大權在握,掃除宦黨易如反掌,何必多疑,此事隻要交給一獄吏,便可勝任,何必詔外兵入京!!”
隻是眼下時機相當不合適,原本心情還不錯的何進,當即便冷臉了:“一獄吏足矣??”
“足矣!此事隻需剪除元凶,何必盡數除之?如想殺盡,勢必泄漏,到時中宦人人自危,奮起反擊,反而不妙!”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言語被何進不喜,曹操反而興致勃勃道。
可對於一臉好意的曹操,何進這下沒有再留情麵,大聲譏諷道:“哦……老夫想起來了,孟德乃宦官之後,故而懷有私情,哈哈哈……”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宦官之後,乃是曹操最不願意被提及之事,被何進如此當眾羞辱,當即就怒了,當即拂袖而去。臨出門之際,更是一句‘亂天下者,必何進也!’道盡心中之無奈。
而比之曹操言語的勸告,朝中議郎盧植,原幕僚、如今的侍禦史鄭泰,便激進的多。
當聽聞何進興奮言,董卓上表帶二十萬大軍前來相助,鄭泰便坐不住了,明眼人都看得出,董卓不過一前將軍就敢擁兵二十萬,是何野心。
如此之人,不防著,怎可重用。鄭泰是完全猜不出何進是怎麼想的,當即道:“大將軍董卓乃財狼也,引他入京,恐要吃人呀!”
不過如此好心提醒,卻隻換來何進一句:“爾如此多疑,不足以謀大事……”
著鄭泰被何進一句悶回,不死心的盧植隨後接話道:“大將軍,植數知董卓為人,其麵善而心狠,如若帶兵入京,必成禍患,不如阻止吧!”
可惜如今誌得意滿的何進,哪裏還聽得進勸告,一但決定的事情,或許天下間能讓其猶豫的,隻有其妹何太後而已。
“爾等乃書生意氣,不必多言,老夫主意已定……”
沒想如今何進已然膨脹到根本規勸不得,焦急中,心灰意冷的二人,搖頭惋惜。隨解下腰間印綬,棄官而去。
而看著遠去了二人,眼下萬人之上的何進,早沒有了當年的禮賢下士,不過冷冷的看著。似乎堅信眼下這些個不懂他的人,都會後悔今日的舉動。
關注公眾號:清香書城,領免費看書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