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無情天家(2 / 2)

“那以張常侍之言,不能投靠!那如今可就隻有相殺著一條路了?或許著何進一死,就如當初竇武一般,方可抑製眾逆!”聽明白張讓的話,段珪小聲道。

“嗯,讓思量許久,或許也隻有如此了。既然投是死,不如拚一條路出來。不過如今何進勢大,恐怕你我之事還是在內廷!如今無兵,我們就必須掌握太後、皇帝,然後才可隨心所欲!”一說到除何進,就如同當日蹇碩事敗一般,張讓再次提醒道。

“那如此,太後哪裏我們還要小心伺候著!隻要籠絡住著二人,除掉何進也並非不可能!”明白其意,擅長宮中陰謀的趙忠同意著附和道。

而也正如十常侍所擔心的,雖然何進少謀無斷,然問及其手下大臣,問十個,十個回答肯定都是一樣的,當除十常侍!

而其中最甚者莫過於,剛剛升為司軼校尉的袁紹、袁本初了。

如今新君初立,雖然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然作為當朝第一世家袁家,君恩任然無減,不但袁紹、袁術,先後封為司隸校尉、虎賁中郎將,太傅袁隗更是一步登天。

當劉辯即帝位,何後臨朝稱製,太傅袁隗當即為世家代表與大將軍何進輔政,同錄尚書事。

雖然按照大漢慣例,新君初立,皆設領尚書事,輔佐幼主,然如今著錄與領隻差一字,其分量卻不同,錄為總領之意,全權統領尚書台。

就此可說,如今大漢朝堂大事朝堂,著袁隗雖為太傅,權利卻超過了三公,乃何進之下第二人也。

當然著何進重用袁家,跟當日擁立儲君之時,袁紹帶兵攻入皇宮,立下汗馬功勞有關。

也因此,為了保住如今地位,在大將軍府中所有屬下,袁紹乃最賣力,也是最受寵之人。何府每每宴會,袁紹定是座上賓。

而如今後宮穩固,著袁紹還想再進一步,他清楚,唯誅殺十常侍也。著十常侍臭名昭著,與秦時趙高一般,注定遺臭萬年。要是他能幫著斬殺,不但名留青史,以後也是官運亨通。

故每次宴會,隻要談及朝中大事,袁紹定提誅殺十常侍。

可惜每每提及,何進皆搖首歎息,如今日酒過三巡,眾人離席,獨處間,袁紹又提此事。

“大將軍如今董太後勢力以除,可宮中禁省卻任然被閹黨把持,如若不盡早鏟除,恐怕有變呀!”

“老夫何成不想盡除閹黨,可怎奈太後她……太後言:宦官統領禁省是先帝定下的規矩,不可隨意廢除,又說先帝晏駕不久,便要誅殺舊臣,乃是不尊重宗廟之舉,叫老夫奈何……”今日多飲了幾杯,略添醉意的何進一副掏心窩子般的解釋道。

“可大將軍,當斷不斷,必為大禍,紹賬下眾位將軍,皆英武之士,唯大將軍用之。張讓、趙忠之流,如今借著董太後之死,四處散播流言蜚語,何不以此為機會,將之消滅!時機不可失啊!”來時早有準備,見何進又推過,袁紹款款而談道。

“可太後不需,如之奈何……”哪怕著袁紹說的有理,可何進卻依然不為所動,早先他也和自家妹子談過多次,可一直沒同意。無奈他也隻好再以此為借口。

“如若大將軍是怕太後不同意,紹有一法,可助大將軍破之!”何進的借口,袁紹早就聽煩了,已在家思考過許久的他,不想今日又無功而返,趕緊神秘的道。

“計將安出??”其實從心裏出發,何進也知道十常侍對自己有威脅,哪怕不想搏自己妹妹麵子,然如若真的能消除著隱患,他並不介意。

“大將軍要除閹宦,手中當有一支可用之兵。當年竇武也如將軍般準備誅殺內寵,可後反受其害,皆因是事機不密,言語漏泄。那時五營兵士都聽命於宦官,竇武卻信用他們,結果自取滅亡。”

“如今將軍居帝舅大位,兄弟並領天下強兵,軍隊將吏都是英俊名士,樂於為將軍盡力效命。如若將軍怕太後不同意,還可下詔招募四方英雄之士,帶兵入京,共除閹宦。到時大軍勤王,一切將在大將軍掌握之中,太後哪怕不同意,也無可奈何。將軍一舉為天下除掉禍害,當可名垂後世也!”深怕何進不同意,袁紹上下分析道。

“妙策、妙策!大軍入京,一切都將在老夫掌握之中,看哪敢有宵小犯上!”無疑,袁紹的話說到了何進心坎裏,早先的猶豫不定,何進多少是顧及竇武之事,再發生。如今要是調四方忠義之人帶兵相助,他還怕什麼。

隨後聯想著擁兵百萬,意氣風發中,一個囂張的身影更是出現在了何進腦中。當即他暗暗發誓,待除去十常侍,下一個便輪到他了。

‘阿嚏’‘阿嚏’…

不想,洛陽城外一戒備森嚴的烏堡中,眼下正小心攙扶著大病初愈妻子散步的薑麒,莫名其妙的噴嚏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