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匈奴乞降(一)(1 / 2)

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彩,青青的綠草、跌宕的山巒,富昌因為靠近河套平原受到黃河的灌溉,雖然被漢人視為邊關蠻荒之地,但卻實實在在的是水草肥美之處,自從匈奴南遷以來此地一直都是匈奴棲息之地,不過當薑家軍到來之後這裏一切都變了,從此此地便是漢家之所。

漢胡交戰富昌雖然沒有成為主戰場,但此地卻成了漢胡對峙之處,自從漢軍攻占富昌這裏再沒有了成全的牛羊,也沒有了穿狐裘胯彎刀的粗魯漢子,牛羊轉而成了淩厲的刀槍,狐裘變成了火紅的戰袍,就像漢軍火紅的戰袍般富昌即將在烈焰中涅槃。

透過陽光的照射,富昌那早已破敗的府衙仿佛煥發出新的生命一般,就連屋簷角落隨風飄動的小草也視乎精神了許多,隨著太陽爬上三竿,原本安靜的府衙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隨著時間流走進出於府衙的漢軍將官越來越多,他們中有穿胸甲披錦袍的文士,也有著重甲騎大馬的將領,不過無論是誰進出皆會注意到,今日議事廳外多出了一名身高近丈、懷抱雙戟、手扶寶劍的凶惡大漢,而著漢子之所以在此皆因他是別人的扈從,而他要保護的便是在屋中指點江山的薑伯孝。

“文若,如今都半個月了,著胡人不戰不降視為何意”身穿胸甲、身披錦袍的薑麒一邊環抱雙手看著地圖,一邊對著身旁同樣打扮的荀彧問道。

“從情報上看著胡人個個部落皆武裝而起,但卻未有集結之相,看來是不會有大的衝突,而且匈奴人被主公重創,一時也集結不起太大實力,如若不盡其全族幾乎沒有可戰行,想來著羌渠不會與我軍生死鬥的,而武裝族人多半是為了自保而已”麵對薑麒的詢問,荀彧隨手拿起桌案上的情報分析道。

“與本侯的猜測倒是差不多,不過著卻不是本侯想要的結果,如此對峙並不是我軍耗得起的,如今捷報可能已經傳京了,聽說西北戰事不利,或許、、、、”望著地圖上縱橫交錯的山巒城池薑麒將目光釘在了長安以北。

“主公是擔心朝廷傳令讓薑家軍去平亂,按理說以老成持重的皇甫將軍鎮守長安是萬無一失的,除非、、、、”對於薑麒的擔憂荀彧也感同身受,著與匈奴大戰之後薑家軍損失慘重,如若真的去平亂結局如何很是難料。

“太平之亂時便有左豐誣盧議郎,更何況當日皇甫將軍還抄過趙忠的老家,如若皇甫將軍不能盡快擊破叛軍,恐怕他便是下一個盧議郎了”薑麒搖頭歎息道,對於武人而言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流血又流淚,著也是薑麒自知會被張讓暗算後不願意領兵平亂的原因之一。

“如若這樣說來,皇甫將軍一擔出事那朝廷還真的可能第一個想起的便是主公了,不過著匈奴以平主公沒有了理由再次抗旨,恐怕、、、、、”荀彧道。

“就是有借口也不能再抗旨了,隻希望皇甫將軍能解決掉叛軍吧”薑麒再次歎息道,薑麒心中清楚如若朝廷真的再發出聖旨,他還真的必須接旨了,不然就是他功勞再高,著一而再的抗旨不尊、擁兵自重,任何一件都可以讓他滿門抄斬了。

“也隻有期盼皇甫將軍一戰克敵了,不過著前兩日匈奴有一支使者前往了京城,應該是求和的,如若陛下下旨、、、我軍退回河西是否有時間休整,童遠翼將軍不是來信說早先慕的過萬士兵已有一戰之力嗎?到時朝廷派軍可否、、、、、”荀彧建議道。

“無需,著長安聚兵過十萬,去多少兵馬都沒有用,而且到時臨陣換將士兵多了也並非好事,不過著陛下真的下旨撤軍,難道我軍真的就要放掉辛辛苦苦的來的城池嗎?”薑麒道。

“主公是想在被迫離開前定下乾坤、、、、”荀彧一笑看著薑麒道。

“然也,著匈奴即便派出使者乞降,一來一回也的十天半個月,這些時間或許一切都定了,著胡人和德行曆史上早已說明,雖然如今我軍大勝他們被迫乞降,但他日誰又敢說他們不會卷土重來,到時苦的還是我邊關百姓”

“主公是想進攻匈奴王庭,徹底擊潰匈奴人、、、、、、”

“非也,如今並不是要將匈奴人趕盡殺絕的時候,如若可以本侯更加願意兵不刃血,抓著他們的弱點一擊斃命,隻要拖個三五年時間,有了這些時間小小匈奴足以被我薑家軍蠶食”

“要是主公隻是想蠶食匈奴,彧倒是有一計可以奉上、、、、”一聽薑麒考慮荀彧靈機一動道。

“哦、計將安出、、、”薑麒驚喜的問道。

“主公,從情報上看匈奴內部並不穩妥,特別是當我軍與屠各大戰之時,從俘虜那裏不是聽說過須卜不是想顛覆羌渠嗎?我們便可從此處下手”荀彧一笑緩緩說道,說著在地圖上指了指屠各部落的位置接著道:“我軍可以集結大軍震懾羌渠讓他交出須卜,至於借口,以我軍戰死的同袍再合適不過,如若計劃成功羌渠一定會與須卜決裂,借時我軍還可以提出入駐溯方的要求以幫助羌渠震懾其他部落,我軍進入溯方,一來可以得到肥美的河套之地,二來也可與河西前後呼應接管上郡,最重要的當然是切斷匈奴與羌胡的聯係,三五年之後溯方穩定,至於五原、雲中以及定襄三郡也可循序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