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白英如此仁慈,這還多虧逃回來的俘虜講述,這次的漢軍援軍與以往的漢軍完全不同,簡直和殺神一般,不但將戰死的勇士頭顱割下來栓在腰間計數,而且最後還將頭顱砌成京觀,並以京觀作為墳墓的墓碑,告慰戰死的漢軍。
匆匆回到龜茲城,白英緊閉城門著才放下心來,與此同時心中也憋屈的很,一想到這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賠本事,便覺得虧的慌。
原本不就看到匈奴都打過長城了,自己也來個渾水摸魚給族人帶來點好處,以便以後順利坐上這龜茲王的位置。可這下倒好,好處沒撈到還損失了近千最勇猛的族中勇士。而且最可怕的還是惹來了漢軍未知的報複。
一想到這裏,白英也不得不去找自己的老父王白霸,求他出麵解決此次危機。
當然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危機,他們龜茲也不是第一次反叛了,每次都隻要一送上降表,再對漢皇歌功頌德一番便沒有了什麼事情。不但沒事,還可以獲得許多賞賜。
隻是唯一遺憾的便是,此次照成如此大的損失,勢必影響他白英在族中的威信,不過如今也容不得他想太多了。
就如同白英認為一般,自視天朝的大漢,對於所有屬國的反叛一向寬宏大量、以德服眾。隻要叛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遞上降表便的安然無恙,並且還會得到妥善照顧,著便是大國風度。
不過那都是以往他們運氣好,碰到的都是死要麵子活受罪的漢皇,今日久走夜路的龜茲十分不幸運,遇到了講究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誓言殺淨胡虜的薑伯孝。
在薑伯孝這個小屁孩眼中,皇帝對胡人所謂的什麼仁義、大度、仁慈,那都是狗屎,根本就沒有半點意義。這數百年來大漢跟他們講的仁義已經太多太多,對於隻信奉強者,崇拜餓狼的草原部落而言,講仁義根本沒有將刀子來的實在。
故而這一次,龜茲必定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懲罰。
隨著晨光初現,關羽一邊打馬漫步行走在它乾城淩亂的街道中,一邊對著一旁並排而行的辛毗說道:“佐治看來有時候你們文人的腦袋,倒是頂的過十萬雄兵啊!怪不得四弟如此看重你們。”
“這皆是關將軍功勞。”辛毗笑著拱了拱手,接著掏出袖口中的一段錦書道:“正如主公所言,一朝的強盛,皆要有強大的武力作為保證,如若不是關將軍一舉消滅了來犯之軍,這龜茲王能送上這降表否!”
“哈哈哈,此言甚是,不過如今既然龜茲王來降,如若再大開殺戒恐怕有些不妥。可按照部署我大軍要進駐龜茲,這樣一來可便有些不太好辦了,不知軍師有何妙計否?”
辛毗想了想道:“正如將軍所言,如若此刻出兵我等便不占禮了,既然龜茲王送來降表,不如乘至主公處請示主公如何?”
說著辛毗又看了看空曠的街道,接著言:“我部也可借機在城中休整幾日,並且還可以利用這幾日幫助百姓恢複生產,重建這都護府。昨日從幸存都護府士兵中得知,應該還有大部城中百姓被衝散,我們也可以借著這機會將百姓尋回,以免無謂的損失不是。”
治理軍隊關羽可謂當仁不讓,不過這地方事務他就兩眼一抹黑了,聽著辛毗的主意,倒是覺得如今再合適不過,也便沒有不同意的道理,當即出言道:“那便依照軍師,剛剛羽已經將城防交付敬誌看守,如今這城中政務便暫時交托給佐治你了。”
辛毗倒是也不推辭,幹脆的接下命令道:“協助將軍本就是毗的職責,將軍直管放心便是,雖然以前毗並未主政一方,可這些日子在將軍府也學到了不少東西,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待辛毗答應後,關羽接著說道:“那便辛苦佐治了,如今這城中也不安全,羽待會兒讓周倉挑選一隊親兵,留在佐治身邊幫忙,如若有什麼事情你直接吩咐他們辦就是。”
“要是城中有什麼事情,也可直接找敬誌讓他處理便好,這龜茲雖然看上去已經投降,但是我們也不能大意。眼下除敬誌部留守城中外,其餘士兵還是安劄在城外相互照應,佐治要是有什麼事情不能決定,便出城找羽即可。”
“毗省得,將軍有軍務去忙便是,毗先去都護府,了解下城中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