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麒隨眼看了看老人所指的方向,禮貌的說道:“多謝老伯了,看、、老伯這樣子是要出城?”
“草民是這走鄉的貨郎、、、、”張老漢不敢隱瞞一五一十的說道。
“哦,那本侯便不打擾老伯了,不過如若老伯是這晉陽府人,最好到城門口處看看告示,不要錯過了時辰。駕、、、、”薑麒再次看了看那爺孫倆見沒有異常,好心提醒道,說完一夾馬腹打馬而去。
“哇、、好威風啊!”看著遠去的駿馬,眼已經盯直的孫子感慨的說道。
“呼、、”對比懵懂不知的孫子歡喜,張老漢可是嚇壞了,方才隻是簡短的幾句對話,如今他後背已經被冷汗打濕了。
雖然張老漢已經看清來人年紀還沒有自己兒子大,可那身上發出的氣勢卻讓他不自覺的想躲開,以至於都沒有聽清處最後的話語。見來人遠去,張老漢不禁長長的呼了口氣,這才問起孫子:“剛剛那人說什麼?”
“好像說什麼到城門看告示?”孫子摳了摳頭發,想了半天不太明白的說道。
“那快走吧,這天都快亮了!”得到答案,張老漢再次看了看已經消失不見的幾匹,拉了拉孫兒挑起貨囊說道。
“哎、、、”聽到爺爺的招呼,還在依依不舍的孫子趕緊答應一聲,接著一蹦一跳的跟了上去。
很快隨著行走,爺孫倆不一會便來到城門口,今天晉陽城門與往日不同,本該辰時才開啟的城門,如今才卯時三刻便以大開。
而細心的張老漢還發現,城門口看門的士兵都換了,今日這些守門的士兵一個個高大威猛、穿戴整齊。與往日那些懶懶散散的士兵,簡直是既然相反。
見到這一幕,張老漢突然想起了剛剛的那隊騎士,不禁停下了出城的腳步,準備看看情況再說。
不但是張老漢,陸陸續續準備出城的百姓,見到這一幕也都停下了腳步,誰也不敢去碰一碰那些城門衛的虎威。
時間流逝,漸漸的隨著陣陣雞鳴,天空開始放亮,這時停留在城門口的人們,被一張粘貼在城牆上的告示吸引住了目光。
“孫兒你念過書!看看上麵寫的是什麼?”張老漢看著那高高掛起的布告,想起了剛才那少年的提醒,趕緊問起讀過兩年私塾的孫兒。
“告示”雖然搞不清楚爺爺為何放著大開的城門不出,一直停在門口,但聽到爺爺詢問也隻好解讀道。隻是他這一讀,倒是引起了周圍幾個正為不識字煩惱的鄉親注意。
“告晉陽城中百姓,西北胡兒不知天高地厚犯我邊界,殺我父老、奴我妻兒。今王師到來,必將與之血戰到底,複我河山,讓那胡兒不敢南侵。今我師路過此地,見百姓受戰火之亂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作為朝廷王師,怎能坐視不理,今奉鎮北將軍、易陽侯薑公之命,特撥調大軍軍糧百萬擔,以解父老困苦。”
“城中百姓但見告示者,可憑戶籍文書前往丁兵馬府領取賑災之糧,每戶可獲濟一石,一戶按三口計數,多出一人可多獲兩鬥,此次救濟將至三日後大軍開拔,望城中父老相互轉告,鎮北將軍府令,中平二年三月癸未”
“這、這是真的嗎!?”張老漢有些不相信的盯著告示,生怕孫兒認錯字。
不但是張老漢,所有聽聞者也都有著同樣的疑惑,他們都知道這年頭官府不加重稅賦就是萬幸了,那裏可能將米糧給百姓一說。可當看著那告示上的大紅印章後,在場者又覺得這不可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