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不過我東萊那些人剛剛冒出來就被衙門鎮壓了,到是無事,反倒是北海倒是挺凶的,那些娥賊剛開始還打著太平道的旗號劫富濟貧,不過到後來就成了匪徒,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一說到黃巾教,太史慈就想到自己幾次請命,想帶著青壯支援北海卻未獲準許,氣憤之下一拳砸在桌案上,振的碗碟四濺。
看到兒子憂國憂民的樣子太史母趕到安慰,心想自己一向對兒子嚴於要求並未白費,心中當然也清楚兒子的想法,再想想這些兒子悶悶不樂的樣子,太史母歎了口氣看著高大壯實的兒子,她知道兒子大了,已經再也不是在膝下嬉戲的孩童了
“慈兒,是要出征了嗎?”
“要是那樣就好了!”聽到母親的話,太史慈感到失禮了,連忙整理了下衣袍上的汙漬搖頭歎息道。
“那慈兒今日為何如此高興?”既然不是隨其願,太史母當下不知道何事還會讓兒子高興了。
太史慈接過丫鬟新拿來的酒盞,笑容重新回到臉上,並開口說道:“母親還記得孩兒說過,在遊學時結拜了幾個兄弟嗎?”
“兄弟、、、哦!想起來了,就是我兒時常掛在嘴邊的桃園結義吧!記得你常常說的一個兄弟叫薑、、麒麟吧?”太史母想想說道。
“不是薑麒麟,是薑麒!他是慈兒的四弟、、、、還有二哥關羽、五弟趙雲、六弟張飛、七弟童飛。”太史慈如數家珍的說道。
“那少爺是大哥了?”剛收拾完太史慈打翻碗筷的丫鬟好奇的說道。
“那有,我是老三,當時大家沒能商量好誰當大哥,就拜天地為大兄,接著按年紀排的順序。”太史慈想起當時相互的謙讓笑著說道。
“天地為大兄,那少爺的幾個兄弟都是如同少爺一般的英雄了!”丫鬟繼續問道。
“當然,我那幾個兄弟自然是英雄,但慈卻不敢自稱英雄。”太史慈麵色一暗說道。
“慈兒怎可妄自菲薄,不是郡守大人都十分看好你嗎?”太史母也不知道兒子是怎麼了,以往的傲氣去哪裏了?居然妄自菲薄當即便提醒道。
“比起我那些兄弟,慈自歎不如,母親不是問孩兒今日為何如此高興嗎?那是因為慈在公文上看到了四弟的消息、、、”太史慈整理了下情緒後接著說道。
“當初我與四弟在遼東初認時,那是的他還是個剛剛出師的少年,一時有緣我等就準備去洛陽建立些功業,不過在邯鄲我們分別了。”
“慈就如同逃兵一般,當時兄弟們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慈知道他們很傷心。沒想雖然慈離開了,可四弟他們並沒有忘記當日誓言,如今兄弟們都成了為國為民的英雄。”
“今日在公文中孩兒得知,原來四弟從年初就帶兵征戰四方,平定黃巾亂世,現在四弟已經貴為鎮北將軍、易陽侯,另幾位兄弟也威名遠揚,與一位孩兒不認識的將軍合稱為五虎將、、、、、、”
看著太史慈慢慢說著太史母沉默了,她清楚的知道兒子是因為擔心她才回到家中守護,為了盡孝舍棄了兄弟的義氣,看兒子在述說中找回自信,太史母起身拉起兒子問道:“慈兒知道母親為何給你取名子義嗎?”
“母親希望孩兒以後是一個頂天立地,忠義無雙的好男兒。”太史慈看著母親的眼睛堅定的說道,著不僅僅是一句話,也是他一生的標準。
見兒子鏗鏘有力的回答,太史母老還安慰的拍拍兒子厚重的脊梁,說道:“那明日我兒就去找你那些兄弟,為國進忠吧!”說完太史母轉身離去,她不敢再看兒子一眼,她不知道下一刻還舍不舍得兒子。
“母親、孩兒不能舍您而去!!”太史慈聽到母親的話一下就跪倒在地。
“起來、擦幹眼淚,我兒已經長大了,隻有外麵才有讓我兒著般雄鷹翱翔的天空,慈兒記住,不要辜負你父親大人傳給的一身武藝。”說完太史母頭也不回的踏出了門口。
看著空空的門延,太史慈‘咚咚咚’的磕了三個響頭,義無反顧的朝著自己的未來走去,當他踏出這一步之時,也注定了他將名垂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