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黃巾之亂爆發後朝中也出現了一輪免職風波,首先太尉楊賜免,以太仆弘農鄧盛為太尉,接著司空張濟罷,以大司農張溫為司空。
三公換罷,接著侍中向栩、張鈞言中官與黃巾交集,下獄死。
隨著朝中大員的清洗,前線的戰事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不過麵對如蝗的亂兵,朝廷的大軍並沒有討到半點便宜。
首先是朱駿為黃巾波才所敗,接著汝南黃巾敗太守趙謙於邵陵,廣陽黃巾殺幽州刺史郭勳及太守劉衛。
戰事不利,薑麒接管越騎營十日後,清晨官道上奔來一身附三麵令旗的鴻翎信使。信使一路打馬直通南宮而去,見此一幕,路上行人紛紛議論是何大事居然出動了鴻翎信使。
“啟稟陛下,前線急報、、、、、”很快一名太監高舉奏本跑進西園,通報正在欣賞歌舞表演的劉宏。
見到有人打擾自己雅興,一時氣急的劉宏抓起案上的酒盅就扔了過去,當即把那太監嚇的趕緊跪了下。
一旁的張讓見狀趕緊讓人將那太監拖下,直到第二日,十萬火急的戰報才送到連欲三女後心情轉好的劉宏手中。
信中所訴:朱雋部被黃巾波才所敗被迫撤退,皇甫嵩唯有與他一起進駐長社防守,之後二人被波才率大軍圍城,漢軍人少,士氣低落。請求援兵、、、、、、、
見到前線送來的戰報,就算劉宏再荒唐也知道嚴峻性,特別是在近在咫尺的潁川。
看著請求援兵四字,劉宏大罵道:“皇甫嵩整麼搞的,他要什麼給什麼,如今仗居然打成如此。”,罵完之後劉宏也不得不馬上召集大臣議事。
、、、、、、、、、、、、、、、、、、、、、、、、、、、
宣德殿中百官分文武,正襟危坐大殿兩旁,丹鼎上坐著許久未上朝的劉宏,劉宏坐旁自然是被其稱之為‘阿父’、‘阿母’的張讓和趙忠。
劉宏環視一圈,生氣的說道:“前線戰報大家的聽了,現在各位卿家以為如何、、、、、、”
“陛下,臣以為如今如此局麵皆是皇甫嵩、朱儁之過,當初陛下讓其率領如此多精兵居然一戰擊潰,當問罪也、、、、、”丹鼎後的張讓首先發難道,一直以來自視清高的皇甫嵩等人就與之作對,現如今他怎會錯過如此機會。
“嗯,阿父所言甚是,這些整日吹噓之人一見到真刀真槍就膽怯了,居然未有一戰之力。”劉宏點頭稱是道。
“陛下,現如今賊軍事大我漢軍稀少,皇甫將軍等一時不敵還望陛下贖罪,如若現在加罪恐怕適得其反啊。”何進聽到劉宏之言趕緊出班說道,現在這種時候可不是讓張讓清除異己的時候。
“也對,那大將軍有何辦法?”劉宏想想卻有道理問道。
“是啊!大將軍,當然皇甫嵩可是你極力推薦的,現如今如此,不知將軍有何高見?”張讓旁邊同樣打扮的大長秋趙忠冷嘲著說道。
“陛下,如今能做的隻有派出一支偏師救援長社,待解圍後再觀皇甫將軍、朱將軍是否適合平亂,至於定罪到時也不遲。”何進並未理會咄咄逼人的兩個太監,有條不紊的闡述來之前便於謀士商定的意見。
“那諸位以為如何?”劉宏覺得何進此法也是如今唯一之法,當即大聲詢問其他大臣道。
“陛下微臣以為著是如今最好的辦法,大戰在即,如若潁川失守後果不堪設想。”首先出來支持的是司徒袁隗。
見袁隗支持少府黃婉、太仆袁逢、司空張溫、侍中周異、議郎蔡邕、楊彪、馬日磾等先後出聲表示大善。
“既如此諸位以為何人可當此任?”見大臣意見一致,劉宏也不想多說什麼,有那多詢問的時間還不如去和妃子嬉戲,當即趕緊問道。
“微臣以為虎賁中郎將袁本初可擔任援軍主帥。”馬日磾看了眼武官中躍躍欲試的袁紹說道,原本兩家就有姻親當然他要做順水人情了。
“不可,如若袁中郎將離開何人統領虎賁營,陛下安全當如何。”聽到如此話袁逢一下就跳了出來,瞪了眼想出來領命的袁紹,末了袁紹隻有灰溜溜的再坐了下來。
“阿父以為喃?”見有人反對劉宏向一旁的張讓問道。
“卻是有些道理,作為虎賁中郎將確實不能離開陛下左右,我大漢兵多將廣,想必各位大人當有更好的人選。”張讓向袁逢試好的說道。
“奴才以為北部尉曹操可當此任。”
隨即張讓看了看武官末正在和旁邊著校尉品級官服說著話的曹操。對於曹操這位祖上是宦官的人,怎麼說也算他自己人,提拔起來也不算差,如果能將之從何進身邊挖走就再好不過了。
聽到點到自己,曹操趕緊出班跪地,下拜道:“微臣萬死不辭!”
隨著曹操領命,張讓接著對袁隗問道:“不知袁師徒以為如何?”
“微臣以為甚好、、、、、”袁隗出班看了眼張讓表示感激,隨即便對著劉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