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邯鄲王家(2 / 3)

“那孫兒回去就好生學習,祖父這仗我們能贏嗎?”孩童信誓旦旦的保證道,隨後又小聲問道。

“當然,因為我們有戰無不勝的麒麟將軍”老者聞言,目光隨即投向遠方那血紅大纛上繡著的張揚麒麟,堅定說道。

聽到麒麟之聲,小孩好奇的同看遠去的麒麟大纛,有些不明白的問道:“那祖父為什麼主人會被大家稱為麒麟將軍哪!”

對於孫兒的好奇,老者收回了眺望的目光,隨即牽著孫兒朝馬車走去,走動間老者感慨的看了眼自己跛著的左腿,慢慢陷入了對過往的回憶:“著話說來就長了,那還是數十年之前的事情,當時還是桓皇帝的永康元年、、、、、、”

、、、、、、、、、、、、、、、、、、、、、、、

公元168年,永康元年十二月廿八日丁醜日,東漢第十位皇帝劉誌駕崩於德陽殿。

享樂一生的劉誌留下了三個不能繼位的公主,年輕的竇皇後(桓帝死後被尊為太後)及其父親竇武,為了更長遠的把持朝政,父女把繼承人的年齡設定在少年段。

甄選中父女選中了漢章帝玄孫劉宏,也就是後來的漢靈帝劉宏,劉宏的曾祖父是河間王劉開,父親解瀆亭侯劉萇與劉誌是堂兄弟,劉宏是劉誌的親堂侄,當時隻有12歲。

邯鄲,河北重鎮、戰國時期趙國都城,雖然曆經戰火,但作為曾經的國都,邯鄲依舊繁華,自漢以來最勝時更與洛陽、長安、臨淄、成都享有五都之稱。

公元168年戊申正月庚辰。相比往年的新年喜慶,今年邯鄲的新年卻冷清的很,由於皇帝的駕崩全城縞素、舉城哀悼。商賈、酒家更是早以歇業關張。

時近午時,寬闊的大街上還是冷冷清清的,除了街頭巷尾偶爾走過的乞兒,就隻剩些邁著散懶步子維持秩序的士兵,還能給偌大的古城帶來一線生機了。

或許是感受到了人間的淒涼,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刮起了刺骨的寒風,隨著風起,大中午的天色漸漸黑了下來。

“他媽的,這什麼鬼天氣,突然如此之冷!”士兵中走在前麵,著隊率鎧甲的人緊了緊寬大的軍袍叫罵道。

“誰說不是那!這天氣也太怪了!”後麵的士兵也無不縮著腦袋附和道。

然而就在士兵還在討論著奇怪的天氣時,遠處突然飛快的奔來一架馬車,那車轅上一個年輕的車夫此刻正拚命的揮舞著馬鞭,仿佛要把拉車的馬抽死一般。

馬車在寬闊的主道上飛馳,隨著飛奔,馬車之後一條長長的灰龍緊緊相隨,幸好此時這街上並沒有人什麼人,不然以這馬車的速度,那可熱鬧了。

看著狂奔而來的馬車,那帶隊巡邏的隊率驚呆了。

當然也隻一刻隊率便怒了,他可沒有想到,居然還有人敢在皇帝服孝期間在大街上鬧事喧囂。

反應過了的隊率抽出佩劍,當即衝到路中間大吼道:“停車!停下來,找死否、、、、、、”

也許是馬速太快,或者駕車者根本沒聽見,對於隊率的阻止,馬車就沒有停下的動作,任然繼續高速的飛馳著。

見馬車沒有停下的意思,如同飛奔而來的馬車,那隊率也沒有退縮,仍然“勇敢”的舉著劍站在道中間,盡職盡責的行使這自己的使命。

當然了,這種為了維護法紀,甘願奉獻的精神我們這位軍爺並不帶有,如今他之所以不閃不避,那完全是已經被嚇傻了,根本邁不開步子。

這隊率嚇傻了,可他身後那些跟在的士兵反應倒是比他快多了,馬車還沒近前人早就跑的沒影了。

眼看著悲劇即將發生,遠遠躲開的士兵們不禁都閉上了眼睛,不過在他們閉上眼之時,至於其中有幾個心生憐憫那就不知道了。

當然在憐憫的同時,他們中間也不乏個別平時敢怒不敢言的士兵,此刻在心中幸災樂禍的默念:‘頭、、你放心走,你那蘭香閣的相好小弟會幫你好好疼愛的’

還好這名隊率注定命不該絕,幸災樂禍之人期待的那血肉橫飛的一幕並沒有出現,就在千鈞一發,隻見反應過來的車夫已經用盡全力拉住了拉車的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