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謝氏家族
在謝家眾多子嗣中,謝道韞是最具有人文情懷和詩人氣質的一個。她的父親是謝奕,謝安是她的叔父。謝道韞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裏,自幼聰明好學,口才在兄弟姐妹中首屈一指,頗受長輩們寵愛。
有一次,叔父謝安問謝道韞:“道韞,你覺得《毛詩》中哪首詩寫得最好?”謝道韞答:“周朝賢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國的尹吉甫寫的《民》一詩最好,其詩‘詞清句麗,穆如春風’。”謝安一聽,竟然和自己不謀而合,當即提出表揚,稱道韞頗有“雅人深致”。
謝安在東山時,兄弟的子女都歸他教養。在教育上,謝安很注意方法,從不唐突,注重言傳身教,順其自然。
謝安絕對是個溫存的家長,他是從不訓斥子弟們的,體罰那就更不可能。這就是老子說的“行不言之教”,再明白點兒,就是以身作則。有一回,他的夫人劉氏管教兒子(劉夫人可是個既機智又厲害的女人啊,不然謝安的懼內也不會那麼出名),她教訓了兒子半天,可謝安卻在一邊一語不發。夫人一看他的悠閑,立刻不滿意了,問他,哎?我怎麼從來沒看見你教訓兒子啊?謝安倒也老實,笑答,噢,我隻是喜歡用自己來教育他們罷了。
侄兒謝玄小時候,性好浮華,常佩紫蘿香囊,別手巾垂腰,謝安欲改變他這一嗜好,但又不願傷害他的自尊心,便想法與他賭香囊,贏了之後便把它燒掉。
謝安的二哥謝據小時候不懂事,曾爬到屋頂熏老鼠,社會上流傳為笑話。謝據的兒子謝朗不知道是他的父親所作,也常與人說笑這宗事。謝安因此對謝朗說:“世人用此事來誣蔑二兄,也有人說是我幹的。”謝朗聽後十分懊惱,從此再也不敢提起這樁事。人們認為謝安能故意把這樁蠢事說成是自己的過失,來開悟侄兒,“可謂德教”。
由於謝安身體力行,教子有方,故其子弟大都成才。如謝玄、謝琰是東晉名將,而謝韶、謝朗、謝玄、謝淵,為文壇彥秀。謝氏一門,人才濟濟,文武雙全。
謝玄就是那位指揮淝水之戰的將軍,他從小就顯得不凡。
有一回,謝安像往常一樣,把子弟們叫到一起,跟他們談論人生之道。謝安冷不丁問了個問題,大意是,你們打算怎樣麵對人世間的事情,來讓自己成為有才能的人呢?孩子們一下被問住了,這個問題聽起來好深奧,不少孩子都還沒認真想過呢。這時,謝玄開口了,他說,就該像那“芝蘭玉樹”,在自家門庭前無拘無束地自由地生長!謝安微笑頷首,覺得他答得很妙。“芝蘭玉樹”這個詞,也一下流傳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