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見到老婆婆衣衫襤褸、淒淒惶惶的情景,心情異常沉重。他又問道:“一把扇子能賣多少個錢?”“五個錢。”王羲之借來筆墨,在每把扇子上都寫了五個字。寫完後,王羲之說:“你就說上麵的字是王右軍寫的,每把要一百錢!”說完,就走開了。老婆婆半信半疑,按著他的話試了試,果然有許多人來買題過字的扇子,不大一會兒就賣完了。現在浙江紹興市還有一個題扇橋,據說那裏就是王羲之當年題扇的地方。
回到衙門,王羲之心情難以平靜,就給皇上寫了一篇奏折,要求減免苛捐雜稅,減輕勞役負擔。王羲之憂國憂民的思想於此可見一斑。
在今浙江紹興市西,有一座馬鞍狀的大山,相傳越王勾踐在山上種過蘭花,因而被稱作蘭渚山。這裏山巒疊翠,叢林茂密,清流飛濺,竹影搖曳,風景如畫,最可喜的是山上有一座蘭亭,是文人雅士聚會的好場所。
永和九年(353年)春天上已節,王羲之和一群名士去蘭亭踏青,其中有謝安、謝萬,孫綽等,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王獻之也去了。
大家列坐在彎彎的溪流兩邊,玩起“曲水流觴”的遊戲來。王羲之令人取來五支橢圓形的青瓷羽觴,內盛山陰美酒,輕輕放在溪水上端,羽觴順流而下,停在誰麵前,誰就得飲酒賦詩,吟不出的就得罰酒一杯。羽觴在彎彎曲曲的溪流上飄蕩,兩邊人吟詩暢飲,玩得十分盡興。
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偏西了。同遊的人各抒情懷,共寫了37首詩。有人提議把這37首詩集在一起,叫做《蘭亭集》,並推舉王羲之為這本書寫序。王羲之心情很好,便高興地答應下來。隻見王羲之一邊磨著墨,一邊思索,然後趁著酒興,揮舞鼠須筆在蠶繭紙上一氣嗬成,這便是流傳千古的《蘭亭集序》。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蘭亭集序》的文風清秀,是古代序跋散文中為人稱道的上品,至於它的書法,更是登峰造極。全序28行,324字,字字遒勁嫵媚,同代與前代的書法傑作都無法與其相比。序中的20多個“之”字,千姿百態,沒有一個相同。後人在評論這篇序文的書法時,都認為這是行書的扛鼎之作,故稱其為“天下第一行書”。雖然不是圖畫,但具有圖畫的燦爛;雖然不是音樂,但卻有音樂的和諧。千百年來,《蘭亭集序》的書法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書法大師,至今人們仍把它看成書法的最高楷模。
在這次蘭亭雅集中,謝安所的詩作是這樣的:
相與欣佳節,率爾同褰裳。
薄雲羅陽景,微風翼輕航。
醇醑陶丹府,兀若遊羲唐。
萬殊混一理,安複覺彭殤。
詩中將其在聚會中的歡樂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大家夥紛紛表示謝安真乃吟得一手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