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走向滅亡(五)
步兵的對決就是最直接的廝殺,就算是北約軍隊火速空運過來了一部分坦克,但在現在的技術條件是都可以保證摧毀對方。所以總的來說是先發現對方的一方會占優勢。如果同時發現對方而又沒有限製火力發揮的話,坦克還是占優勢的。
然而,這裏是一望無邊的草原、平原,沒有任何遮擋你隻要開始有所行動,就會被對方先進的衛星偵查、無人機偵查搞到所有部隊調動的詳細情報。蘇軍雖然消耗完了所有坦克裝甲裝備,但大型火炮自行火炮還是非常充足。
“轟隆隆——”震耳欲聾的炮擊聲、雙方交織在一起的喊殺聲驚天動地,已經沒了退路的士兵們隻有幹掉眼前的敵人,或者被敵人幹掉最壞的結局就是拉響手中的手雷然後和敵人一起向上帝報道。
前線激烈地戰鬥一直持續到了黑夜降臨時刻,也許是太疲勞了,雙方這才快速後撤結束了第一天的交鋒。走回自己軍營的軍人們朝激烈地戰場不停地觀看著,地麵是一具具血淋淋的屍體其中有一半是自己的戰友。
“這樣賣命弑殺是為了什麼?難道真的隻有這樣才能活下去?”
“我們明天還能活著回到自己的軍營嗎?”
“我們來到別人的國土上究竟是為了什麼?”
士兵們在暗暗思索,底層的軍官們也在腦海裏不停地翻騰著。這場戰爭究竟誰對誰錯他們不知道,但這樣走向不歸路的戰爭,讓他們非常痛恨!戰爭不會給任何一個老百姓帶來丁點好處。
軍人,隻要你穿上軍裝,你就是個殺人機器。至於你這個機器以後命運怎樣,天知道。勝利了,你運氣好可以弄個烈士當當,可以弄個英雄顯擺顯擺。你失敗了,對不起,成者為王敗者寇。
民族英雄和人民英雄原來都是鮮血染就,人與人之間的生存必須要通過戰爭才能決定?哪些人可以保存生命、哪些人必須生命被消滅?戰爭讓人的精神狹隘和扭曲,很多戰爭時間解讀沒有任何意義。但是這種戰爭造成的人間苦痛卻是怎麼也說不完。
士兵們至所以痛恨戰爭,是因為它的殘酷,它帶給人類無情的傷害。自古到今,多少人因為它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因為它一個個強壯的身體成殘廢;因為它一條條年輕的生命瞬間便毀滅。
留給生者的又是什麼呢?失子之痛,失夫之悲,嬌兒喚父父卻從此不歸的悲慘情景。那是對人性地踐踏,對生命地催殘,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它更可怕,更可惡。
其實人都知道,每一次戰爭都會導致死傷,小戰爭是局部災難,大戰爭是人類共同的災難。不該死的死了,不該廢的廢了,美滿的家庭破碎了,留下的是無盡的痛苦和悲傷。隨之而來的還有貧窮、饑餓、疾病、落後、滿目瘡痍,慘不忍睹。
也許有人會說,戰爭可以推動曆史的進步。縱觀人類曆史,基本上都是以戰爭去毀滅舊政·權,建立新政·權,以此來推動人類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但是那首先是以殘暴的統治存在為前提,為了推翻殘暴的統治,爭取公平、自由和人權,有人為此沐血奮戰,前仆後繼,至死不悔!
如今沒有殘暴的統治,如果可以不需要通過戰爭就能解決問題,執政者還要打這場戰爭又是為了什麼?士兵們迷茫了基層軍官們也茫然了,也許又有人會說,戰爭可以起到調節人口的作用。難道他們真的就是一群炮灰?
“將軍,情況恐怕非常不妙!”在巡查部隊後回到指揮部,參謀長急忙對閉目養神的司令官查理德彙報著。
“兵變?”查理德睜開眼睛看著渾身灰塵的參謀長。
“這倒不會,但他們恐怕已經不願意再打下去了!”
查理的眼睛裏閃爍著凶狠的光芒:“不願意打就讓敵人把他們幹掉!我也痛恨戰爭,抵抗侵略,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而發生的戰爭又何嚐不是同樣的迫不得已?
也許有人會說對於因資源、國界、貿易等等問題而發生的國家之間的糾紛,可以通過公平地協商、調停、仲裁、國際法庭等和平方式去解決,如果可以不需要通過戰爭就能解決問題,那麼誰會喜歡戰爭?誰會願意犧牲?
從我們開始進攻蘇俄到現在的所有戰役、戰鬥,讓我對這場殘酷的戰爭有了更深的認識,人們常說痛恨戰爭,和平年代待慣了的我們總是不斷的空喊著這句口號。
看到身邊一位位的“戰友”倒下去,在這個時候似乎每個人都沒了底線,指揮官用黑洞洞的槍口頂著一個個滿身傷痕的戰士們艱難的前行,傷亡?這似乎不是那個指揮官所在乎的,他所要得到的,隻是用所有人的血肉之軀掩護他能夠抵達最後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