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指示軍隊要大規模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大規模是在人才培養數量上提出的要求,高素質則是在人才培養質量上提出的要求,提高軍事人才培養質量也是我軍人才培養工作的重點所在。
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是依據一定的目的,采取適當方式,對潛在和現有軍事人才資源進行培訓、塑造、提高和發展的活動過程。對潛在軍事人才的培養,主要是采取適當方式進行培訓、塑造和改造的問題;對現有軍事人才的培養主要是提高和發展的問題,也就是繼續培養和深層次培養的問題,以提高軍事人才的能力水平,發揮更大的軍事效能。
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前,我軍現代化建設對新型軍事人才需求數量大、質量高,與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周期長、素質提升慢的矛盾十分突出。為解決這一矛盾,必須大力發展軍事職業教育,充分利用軍事職業教育的規模性、靈活性、多樣性、針對性,一方麵擴大新型軍事人才的培養規模,另一方麵要對現有軍事人才進行再培養、再提高,不斷提高新型軍事人才的軍事理論水平和武器裝備操作、運用技能,充分開發新型軍事人才的潛能,盡快形成一個政治上堅定,軍事理論水平高,現代軍事技能嫻熟的可以駕馭信息化戰爭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群體。
三、軍事職業教育是積極應對環境變化,持續提高新型軍事人才素質的必要渠道
習近平指出:強軍興國,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新型軍事人才日益成為軍事領域競爭的核心。軍事鬥爭準備的競爭從本質上說就是軍事人才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軍事教育的競爭。當前,信息的生成、增長、傳播和轉化速度加快,大大加速了已有知識的老化,也加快了人才更新、淘汰的速度。國外有研究表明,在農業經濟時代,一個人隻要在7-14歲接受教育,就可以應付其後數十年工作生涯的需要;在工業經濟時代,人們求學的時間延伸到5-22歲;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成為一個人的終身需要。[4]美國著名的未來學家托夫勒認為:在高技術戰爭中,人的因素更加重要,缺乏教育的軍人猶如在第三次浪潮經濟中缺乏技能的工人,都是不合格的。
縱觀軍事發展史,各個時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總是快速運用於軍事領域,推進軍事技術的發展。當前,世界新軍事革命仍在加速推進,軍事電子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太空和網絡攻防技術成為軍事競爭新的製高點,納米技術、臨近空間技術、高超聲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新概念武器向實戰化方向發展,武器裝備遠程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趨勢更加明顯,戰爭形態正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3]P50軍事高科技的不斷發展,將會推進軍隊編製體製和戰鬥力生成模式的不斷更新,加之軍事人才崗位變動頻繁,各類新型軍事人才必將麵對更多的新情況、新問題,這在客觀上要求新型軍事人才必須接受軍事職業教育,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持續提高個人素質和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提高在軍事領域運用各種高科技手段的能力,提高指揮現代化戰爭和打贏現代化戰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K].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蔡永寧.論新型軍事人才成長規律[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7(10).
[3]習近平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選編[M].北京:總政治部編印,2014.
[4]汪建平,曾明.大力加強繼續教育,培養新型軍事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1999(12).
責任編輯 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