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女性參政思想觀念不斷改變,參與黨政機關的女性數量在明顯增加,但其參政結構仍呈現出不合理的狀況,主要表現在:第一,女性參政高層匱乏,整體層次不高。當前在中國女性參與黨政工作方麵,女性普通公務員比例較高,但中央委員中女性比例低。而政府高層方麵,省部級以上女性領導比例從2000年至2006年徘徊於8.0%—10.4%,與男性比例懸殊較大。第二,正職女性領導少,重要職位女性所占比例低。2006年統計的各級領導幹部女性正職比例數據顯示,省部級、廳局級和縣處級領導幹部中女性正職所占比重分別為1.0%、2.0%、5.1%。由此,我們不難推出,女性在各級黨政領導幹部中的比例依然低於男性幹部,女性權力參與結構不合理現象依舊存在。
三、公民社會視角下推進女性政治參與的建議
當代公民社會的發展不再局限於男性政治參與,還需要女性的政治參與。然而,通過上述調查分析發現,中國女性參政的水平仍然很低。因此,進一步推進中國女性政治參與,提高女性社會地位,解決現階段女性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女性參政議政的作用則變成當下我們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提高全民對女性參政重要性的認識
從宏觀角度來看,政府在政策層麵應進一步加強公民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認知,提高全民對女性參政重要性的認識。而要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首先要改變的是長期以來形成的男性主導政治領域的格局。因此,加強公民對男女平等的正確理解是十分必要的。隻有充分認識到女性參政的重要性,各級行政部門才會將女性參政作為一項事業來對待,有關女性參政的各項政策才會被貫徹執行,女性政治參與也才能得到各方麵的支持。
(二)建立合理的女性權力參與結構
一是要拓寬女性在政治領域的覆蓋範圍,確保每個領域有一定數量的女性參與公共事務。針對女性權力參與中存在的結構不合理現象,可出台相關法律、政策以改變權力機構中的性別隔離現象。在設置女性比例時,也可按照黨政部門級別不同,或者按照女性集中與不集中的行業之間的比例關係進行設置。
二是修改關於婦女參政的法律和政策,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例如,在製定、完善與保障女性權益有關的政策法規時,要把關於加大培養女性幹部的計劃及要求、增加女性在公務員幹部隊伍中的比例等意見吸收進去。
三是完善延長女性公齡時間的相關法律,實現女性與男性同齡退休的權利。目前,中國現行男女不同齡退休的規定和做法是基於性別的直接歧視,既不合理也不經濟,更與中國《憲法》《婦女法》《勞動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則相悖[4],隻有實行男女同齡退休,才能更好地建立健全中國無性別差異退休製度,有效提升女性政治參與意識,保障女性政治參與權利,順應世界發展潮流。
(三)強化女性的主體意識,提高參政意識
從女性自身角度出發,進一步提高女性整體文化素質,強化女性的主體意識,提高參政意識。女性政治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其政治參與程度的高低。一般而言,女性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對政治的感知能力越強,政治知識越豐富,政治責任心越強,從而能更多地參與並處理公共事務。因此,加大對女性教育的投入,提高女性整體文化素質水平,對於保證和提高女性政治參與質量是不能忽略的。○
參考文獻:
[1]梁麗萍.政治社會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
[2]俞可平.中國公民社會:概念、分類和製度環境[J].中國社會科學,2006(1).
[3]師鳳蓮.當代中國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
[4]鄭素娟,孟亞明.公民社會視角下推動女性公共參與的路徑探索[J].蘭州學刊,2011(9).
[5]彭曉玲.第三期上海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報告公布比一二十年前進步明顯,98.2%上海女性關注國內外重大事務[N].新聞晨報,2012—1—6.
[6]張鳳華.農村婦女在村委會選舉中的參與意識分析[J].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6).
[7]張鳳華.農村婦女在政治參與中存在的為題及改善措施[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5).
責任編輯 張榮輝